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面向根本困境发问的生命哲学——再读史铁生

发布时间:2017-12-26 14:15

  本文关键词:面向根本困境发问的生命哲学——再读史铁生 出处:《南方文坛》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史铁生 生命哲学 中国文学 西方哲学 《存在与时间》 存在论 主体性 命若琴弦 无限可能性 西方科学


【摘要】:正学者王浩在《中国与西方哲学》中曾将鲁迅和王国维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认为"鲁迅和王国维都在文学上有很好的作品,但在形式上甚至内容上,鲁迅更能创新,更能超越自己私人的生活。应该说鲁迅作了更多更久的思想家的工作,是一个广义的哲学家"~①。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判断。如果我们放宽视野,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作为打量对象的话,那么可以发现,史铁生和鲁迅一样也作了不少"思想家的工作",是思想型作家,是"广义的哲学家",并且两人工作的
【作者单位】: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基金】:“羊城青年文化英才”特资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学者王浩在《中国与西方哲学》中曾将鲁迅和王国维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认为“鲁迅和王国维都在文学上有很好的作品,但在形式上甚至内容上,鲁迅更能创新,更能超越自己私人的生活。应该说鲁迅作了更多更久的思想家的工作,是一个广义的哲学家”(1)。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判断。如果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铁生:病隙碎笔[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4期

2 王卫湘;演绎生命和死亡的哲理──读史铁生的作品[J];云梦学刊;2000年02期

3 蔡旭东;奢读史铁生[J];中国石化;2000年12期

4 赵毅衡;神性的证明:面对史铁生[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2期

5 李松;熔铸绝境的壮美——论史铁生的生存美学[J];当代文坛;2002年02期

6 周国平;《病隙碎笔》(史铁生著)[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5期

7 马云;史铁生散文:生命的留言[J];当代文坛;2003年03期

8 邢孔辉;史铁生的写作观[J];当代文坛;2004年06期

9 戴国庆;残疾及其拯救——论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张小平;;无法释怀的爱——解析史铁生作品中“爱”的主题[J];兰州学刊;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解玺璋;;史铁生新作探索自我的旅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2 齐宏伟;;苦难·爱愿·信仰——史铁生与基督教[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畅;未见史铁生[N];学习时报;2006年

2 张新颖;史铁生:以心为底[N];人民日报;2011年

3 柳袁照;史铁生经久不息的回响[N];苏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坤宁 李婧璇;史铁生:用灵魂和生命写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5 焦国标;史铁生的“对话练习”[N];北京日报;2001年

6 杨宏鹏;解读史铁生[N];人民日报;2005年

7 凌迅;史铁生:困厄中的思想提升[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记者 孟黎;史铁生:宁静气度 彻悟境界[N];金融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金莹;史铁生:从地坛到天堂,一路走好[N];文学报;2011年

10 凸凹;史铁生与“纯洁的精神”[N];北京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路黎;史铁生哲思文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观毅;朝圣者之路——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D];山东大学;2009年

2 江鑫;论史铁生的写作观[D];河南大学;2011年

3 彭早霞;论史铁生小说的哲学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宏婕;围困中的仰望—史铁生论[D];西北大学;2012年

5 余威;论史铁生作品中的主体困境与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少程;论史铁生小说中的苦难叙述[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伟丽;“残疾文学”的中国范本—残疾与作家史铁生[D];山东大学;2015年

8 张丽芝;生存危机和信仰崛起后的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孙婷婷;终极价值之思—史铁生与北村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张凯梁;张炜、史铁生独语散文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37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37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