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学案
本文关键词:童庆炳学案 出处:《上海文化》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特征论 心理学美学 文体诗学 比较诗学 文化诗学
【摘要】:作为"中国审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童庆炳在文艺理论、美学等领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融会贯通中西文论与文化血脉,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学术思想,构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并以其文艺思想的原创性、创新性不断引领文艺学、美学研究的潮流及其发展。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China aesthetic school", Tong Qingbing in 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 in his writing, he; maste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nd culture, put forward many original academic thought, construct a new theoretical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and its literary originality, innovation continues to lead the literary and aesthetic studi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206.7;K825.6
【正文快照】: 童庆炳(1936—2015年),当代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批评家和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点学术带头人,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界的领军人物。一、生平述略1936年12月,童庆炳出生于今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莒市村。1949年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子林;;与时俱进 开辟新境——童庆炳文艺思想评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3期
2 余华;;小记童庆炳老师[J];南方文坛;2014年01期
3 吉新宏;;论童庆炳美学(中)[J];美与时代(下);2010年05期
4 吴子林;;真精神与旧途径——童庆炳学术思想及其研究方法述论[J];文学评论;2010年05期
5 罗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谈童庆炳的文体学研究[J];文艺争鸣;1998年01期
6 王一川;探险者风范——略说童庆炳的教材工作[J];文艺争鸣;1998年01期
7 陈雪虎;评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兼谈如何对待80年代的文学理论遗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郑帅;;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是不存在的——兼与童庆炳教授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陆军;;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影响力传播[J];理论与创作;2008年02期
10 孙书敏;刘文斌;;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形成及其演进[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黄卓越;童庆炳的求思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斯敏 张胜;童庆炳:让“人民的文艺”引领时代风气[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练玉春;文化诗学与童庆炳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何瑞涓;有文艺悖论,才是好作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樟盛;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晓青;童庆炳文艺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婕;童庆炳文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40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4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