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想象中的传统乡绅形象
本文关键词:现代文学想象中的传统乡绅形象 出处:《文艺争鸣》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想象 聚族而居 乡土社会 儒家文化 吴荪甫 左翼文学 李家庄的变迁 《子夜》 屠维岳 一千八百担
【摘要】:正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哲学。它是一种农耕社会的亲缘宗法思想,它生长壮大的土壤也在乡村之中。而以聚族而居为主要特征的乡土亲缘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形式。乡土亲缘社会,它的统治和管理,也就是维持乡土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的执行者,并不是政府官员,而是乡绅。(1)乡绅制度的形成,与王朝政府采用的以伦理观念来控制庶民的政策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Abstract]:Zhengyi Confucian culture is the mainstream philosoph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It is a patriarchal thought of farming society, and its growing soil is also in the countryside. It is the basic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local kinship society, its rule and management, that i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and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local society, is not a government official. The formation of the squire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cy adopted by the dynasty government to control the common people with ethic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哲学。它是一种农耕社会的亲缘宗法思想,它生长壮大的土壤也在乡村之中。而以聚族而居为主要特征的乡土亲缘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形式。乡土亲缘社会,它的统治和管理,也就是维持乡土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的执行者,并不是政府官员,而是乡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友鄞;乡村水缸和文学想象(外一篇)[J];文学自由谈;2005年05期
2 徐肖楠;施军;;喧哗平庸中沦落的文学想象[J];作品;2006年11期
3 张才刚;;数字化语境中文学想象的张力与边界[J];华中人文论丛;2013年01期
4 封秋昌;;文学想象与作家素质——《长城》“文学与想象力”栏目作品观感[J];长城;1998年05期
5 陈平原;作为文学想象的北京——“五方杂处”说北京之五[J];北京观察;2004年05期
6 虞非;;浅谈文学创作中的文学想象[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7 李洪华;;都市的“风景线”与“狐步舞”———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公共空间与现代派的文学想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8 徐国源;邹欣星;;中国现代“民间”的文学想象与异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王红;;误读“中国形象”的启示——读姜智芹著《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所想到的[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2期
10 刘广;;圣人·丧家狗·康德 二十年来对孔子文学想象的演变[J];上海文化;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小康;;文学想象与文化群落的身份冲突[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戴冠青;李小斌;;在文学想象中演绎闽南文化心理——对闽南民间故事的一种研究[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戴冠青;李小斌;;在文学想象中演绎闽南文化心理——对闽南民间故事的一种研究[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 李雪;文学想象与中国形象[N];光明日报;2013年
2 李敬泽;中国文学想象的重要源头[N];文艺报;2011年
3 汪杨;《农民工》:文学想象与现实勇气[N];人民日报;2011年
4 霍俊明;地方性知识和文学想象[N];文艺报;2012年
5 程光炜;跨世纪的文学想象[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柱林;“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文学想象[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虹;乡下人进城:中西部农民向沿海都市迁移的文学想象[D];扬州大学;2007年
2 王兴;时代当下的主体性文学想象[D];河南大学;2008年
3 马征;山东文化形象的文学想象与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龙佳兰;历史转型与自我塑型[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15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1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