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佛教道教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22 01:43

  本文关键词: 唐代文学 道教文化 道教义 佛教宗派 道教学者 唐代佛教 内丹 唐代文化 世俗文化 变文 出处:《中国宗教》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唐代佛教、道教与文学互动的历史,可以发现宗教与文学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宗教以文学的形态面向社会,文学也从来没有间断过从宗教中吸取营养和灵感。佛教在唐代达到极盛,形成若干中国佛教宗派,特别是禅宗,更成为后来佛教发展的主流。道教由于李唐朝廷的大力支持也得到迅速发展,一批道教学者融儒援佛,推动道教义理不断创新,内丹学随之崛起。佛教、道教文化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繁荣的世俗文化形成互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uddhism, Taoism and litera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can be found. Religion faces the society in the form of literature. Literature has never stopped drawing nutrients and inspiration from religion. Buddhism reached its height in the Tang Dynasty, forming a number of Chinese Buddhist sects, especially Zen. Taoism also developed rapidly as a result of the vigorous support of the Li Tang Dynasty, a group of Taoist scholars melt Confucianism to aid the Buddha, promote the Taoist righteousness and theory innovation, the rise of the Inner Dan study. Buddhism. Taoism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ang Dynasty culture, and it is mutually with the prosperous secular culture.
【作者单位】: 上海电力学院;同济大学;
【分类号】:B929;I206.2
【正文快照】: 佛教在唐代达到极盛,形成若干中国佛教宗派,特别是禅宗,更成为后来佛教发展的主流。道教由于李唐朝廷的大力支持也得到迅速发展,一批道教学者融儒援佛,推动道教义理不断创新,内丹学随之崛起。佛教、道教文化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繁荣的世俗文化形成互动,对文学艺术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在庆;新时期中国唐代文学研究的回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蒋寅;20世纪后期唐代文学研究述评[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阎琦;20世纪80年代唐代文学研究的回顾1[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陶新民;略论多民族的融合与唐代文学的繁荣[J];文学遗产;2004年03期

5 傅璇琮;唐代文学研究:社会—文化—文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徐礼节;海峡两岸50年来唐代文学研究成果的总汇[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7期

7 李中华;唐代文学中的商贾形象[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户仓英美;近年来日本的唐代文学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李筱茜;;试论亭在唐代文学中的作用[J];文化学刊;2007年02期

10 梁尔涛;;唐初氏族观念的转向与“唐代文学”观念的确立[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在庆;;20世纪后期中国大陆唐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陶新民;;略论多民族的融合与唐代文学的繁荣[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傅璇琮;;编者题记[A];唐代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汤华泉;;评“李白是李陵之后、周隋李贤李穆一系”说[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5 严春华;;开阔视野下的精深之作——评戴伟华先生《唐代文学综论》[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6 ;华锋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7 赵敏俐;;山崇拜与道教文化及游仙诗[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晓宜;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第九届丰会在天水师院名开[N];天水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小宁;推动新世纪唐代文学研究的又一举措[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曾智安;唐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6年

4 罗宗强;唐代文学研究的又一进展[N];人民日报;2000年

5 李烨;以文活史 以史实文[N];光明日报;2009年

6 国风;道教与文学艺术[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李小荣 谢模楷;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8年

8 何铿;唐文学研究集大成之作[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曹新玲;唐代文学研究呈现繁荣景象[N];新疆日报(汉);2012年

10 曹丽芳;唐代文学VS重大历史事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智宇晖;三晋文化与唐代文学[D];南开大学;2013年

2 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建华;唐代山东士族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晓慧;唐代俗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安之乐;《文心雕龙》在唐代的接受[D];宁夏大学;2015年

2 宋丽娟;五代人论唐代文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饶福婷;论唐代文学中的“愚”人及塑“愚”现象[D];西南大学;2006年

4 王军兵;新出土墓志与唐代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赵豫云;唐代文学与谶纬文化关系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6 谭琼;两《唐书》文学批评比较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3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53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0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