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离立”背景下的诗学论争:沈德潜与厉鹗关系辨
本文关键词: 朝野离立 厉鹗 沈德潜 诗学论争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沈德潜与厉鹗是雍乾时期在朝诗人与在野诗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清代诗史中"朝野离立"诗学特点的典型。沈德潜与厉鹗于雍正九年共入《西湖志》志局时相识,彼时二人诗学观虽有分歧,但相处融洽。随着乾隆年间沈德潜地位的不断提高,他开始公开指责厉鹗偏于宋调的创作方式,并最终通过《国朝诗别裁集》的评选,将厉鹗诗歌纳入自己宗唐的诗学体系。
[Abstract]:Shen Deqian and Li E we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oets in the dynasty and the opposition in the Yonggan peri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also a typical of the po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paration of the ruling and the op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poetry in the Qing Dynasty. Shen Deqian and Li E met each other when they joined the annals of the West Lake Records in Yongzheng nine years ago, although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ir views on poetics at that time.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hen Deqian's position during the Qianlong period, he began to publicly accuse Li E of his partial style of creation in the Song tone, and finally passed the selection of the selected works of the National Dynasty Poems. Li E's poetry was brought into his poetic system of the Tang Dynasty.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严迪昌先生认为,清代诗歌的嬗变特点是处在“不断消长继替过程中的‘朝’、‘野’离立”。具体而言,“‘朝’是指庙堂朝阙;‘野’,则是概言草野遗逸。清代诗史上作为离立一方的‘朝’,固已非通常所说的馆阁之体,实系清廷‘文治武功’中‘文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野’也不同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玉媛;清代格调派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娜;清代顺康雍时期唐宋诗之争流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张丽华;清代乾嘉时期唐宋诗之争流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纪锐利;清代论诗诗史[D];苏州大学;2007年
4 王炜;《清诗别裁集》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5 王顺贵;清代格调论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则杰;;厉鹗《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及其他[J];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01期
2 李最欣;;厉鹗研究的回顾和前瞻[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王川;;厉鹗词中的昆虫[J];科技风;2008年07期
4 张兵;王小恒;;厉鹗扬州交游考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小恒;;厉鹗研究综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左云莲;;论厉鹗的诗[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朱则杰;论厉鹗的诗[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8 王小恒;;厉鹗入京考——兼论其心态嬗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王蓓蓓;;清:厉鹗人格与审美的双重追求[J];名作欣赏;2012年32期
10 涂宗涛;介绍厉鹗的两首佚诗[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袁静兰;论厉鹗的孤寂幽僻诗风[D];湘潭大学;2016年
2 吕昱雯;厉鹗词学交游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易萍;厉鹗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范梦姣;厉鹗文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玉鹏;厉鹗《樊榭山房集》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周宇巍;厉鹗词意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7 王小恒;厉鹗的文学思想与诗词创作[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燕;乾坤清气总归诗[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7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6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