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视野的绵阳散文创作观察
本文关键词: 当代文学 四川新世纪散文 绵阳符号 理论观察 出处:《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四川新世纪散文的发展,它的确是有了非常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了蒋蓝、周闻道、阿贝尔、陈霁等富有较大文学影响力的散文作家,散文艺术的整体质量也显现出逐级上升的趋势。这种区域性散文名家的日益崛起和散文艺术整体质量的提升,极为有力地带动和引领了其所属的地域散文创作的向上攀援。本文以绵阳新世纪散文为主要观察对象,力图通过对其主要的散文作家及其历史演进所予以的分析和评价,探寻它之于整个四川文学的系统建构及其对于审美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prose in the new century, it has indeed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emergence of Jiang Lan, Zhou Wen-dao, Abel, Chen Ji and other prose writers with greater literary influe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rose art also shows a gradual upward trend. This kind of regional prose writers are rising day by day and the whole quality of prose art is improving. This paper takes Mianyang New Century Prose as the main object of observ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is main prose writers and their historical evolu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its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and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Sichuan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李白文化精神的当代传承和美学重构”(项目编号:SC16E-113) 绵阳市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文学中国的绵阳经典及意义”(项目编号:MYSY2016ZD-02) 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李白诗学文化视野中的太白诗群研究”(项目编号:LB16-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6
【正文快照】: 伴随着四川新世纪散文的再度勃兴,绵阳的散文创作也凸显出一种崭新的局面,涌现出了像阿贝尔、陈霁、冯小涓、张怀理等一些在四川或全国有一定文学影响力的散文作家,这些作家以各自的题材视野、内容书写、文本实践和审美情怀、人文观照,创作出不少富有中国新世纪文学精神丰仪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尧;“民谣时代”的求索与倾诉——读《雷达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3期
2 侯丽艳;流出来的散文──《雷达散文》印象[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3期
3 韩小蕙;90年代散文的八个问题[J];文学自由谈;2000年01期
4 刘薇;20世纪90年代初“散文热”原因浅探[J];理论与创作;2000年04期
5 蔡江珍;在寻常中追索新的可能──澳门近年散文随感[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01期
6 贾宝泉;漠风·梅香──“《散文》主编谈散文”之六[J];中国三峡建设;2000年04期
7 单正平;关于散文[J];文学自由谈;2001年03期
8 万承焯;散文散谈[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佚名;散文八怪 见怪不怪[J];河南税务;2001年20期
10 叶延滨;散文如何有所突破[J];中国职工教育;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淮西;;小议散文写作的多样性及风格[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小蕙;;创新是我们永远的使命——2011年散文创作述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1)[C];2012年
3 方铭;;论明清散文[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贵忱;;辽海讲坛第五讲 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5 杨献平;宋晓杰;;散文应当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美——关于当下散文写作的十个问题[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陈洪金;;生活:零星的、偶然的、超越的——宋晓杰散文《草木人间》阅读记[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蒋明玳;;心灵的真实坦露——论瞿秋白的散文创作[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秀廷;;抒写文化乡愁——当下散文写作中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向阳;;“大散文”:意象阔远的散文天地[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山鹰;;文字凝固的雕塑——《茶包》,一篇关于川藏茶马古道原生态散文[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川;散文发展将更趋多元化[N];北京日报;2002年
2 陈辽;散文“小百科”“传经送宝”书[N];光明日报;2003年
3 李多;泛散文化时代的散文创作警钟[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马叙;“原散文”——一个全新的散文写作概念[N];文学报;2008年
5 王尧;散文危机与对“散文”的偏离[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金莹;散文“叛徒”如何前行?[N];文学报;2010年
7 桑永海;散文是否可以虚构?[N];文学报;2012年
8 叶平;散文写作需叩问内心[N];文学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张滢滢;散文应当“海纳百川”[N];文学报;2013年
10 龚静;今天我们怎么写散文?[N];文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青;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鲁卫鹏;中国现代书信散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散文类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陆丽明;《左传》与唐代散文[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李刚;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庄萱;过渡时代的炬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付琼;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4年
8 简加言;融合中外散文精华的艺术创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慧琴;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赞;文中有画的艺术交融[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婷;鲁迅文学奖获奖散文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任凯;论林文月的散文创作[D];华侨大学;2015年
4 卢林佳;形式的政治[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金霞;吴晟散文创作论[D];吉林大学;2016年
6 王通;论北宋初期学术对散文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磊;论周作人鬼神题材散文[D];南京大学;2016年
8 范美玲;从“十七年”到1980年代的散文创作嬗变[D];辽宁大学;2016年
9 庞欢;“小女人散文”的审美价值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10 冯雪;生命求索—简Z溕⑽难芯縖D];河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75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7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