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镇”意象:一个破解鲁迅思想的重要符号
本文选题:“鲁镇” 切入点:乡土中国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11期
【摘要】:"鲁镇"是《呐喊》《彷徨》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空间意象,它集中反映着鲁迅对于乡土中国的理性认识,以及中国农村与城镇之间不可分割的文化联系。他通过对"鲁镇"人与事的形象化描述,深刻揭示了同乡"下等人"超稳定而不思进取的生活背景,同时也精准分析了乡土中国文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社会原因,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他对故乡"鲁镇"那种难以忘怀的挚爱真情。
[Abstract]:"Lu Zhen" is a spatial image often appearing in "shouting" and "wandering", which reflects Lu Xun's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rural China. And the inseparable cultural tie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in China. Through his visualized description of the people and things in Lu Town, he profoundly revealed the super-stable and reluctant life background of his fellow countrymen.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causes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ive Chinese cultural ecosystem are accurately analyzed. The lines are filled with the unforgettable true love of his hometown Lu Zhe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海东;;如何面对乡土中国?[J];全国新书目;2009年01期
2 何怀宏;;从乡土中国到都市中国[J];读者(原创版);2010年10期
3 巴岸;;世纪歌手·献给乡土中国[J];长江文艺;1998年05期
4 骆一禾;;麦地——致乡土中国[J];诗刊;2000年08期
5 仝志辉;;新乡土中国研究随笔(之二)[J];博览群书;2003年10期
6 范家进;;压抑与疏导:新时期之初小说中的乡土中国形象[J];浙江学刊;2010年06期
7 孟繁华;吴丽艳;;不确定性与作家的历史观——当下乡土中国的三种叙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周新民;;《农历》:回归“乡土中国”的叙事[J];文学教育(上);2011年10期
9 柳已青;;照亮乡土中国的痛楚与创伤[J];环境经济;2012年Z1期
10 梁鸿;;乡土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伦理学——论《土地的黄昏》[J];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灵焚;;乡土中国的灵魂叙事——《鹅塘村纪事》阅读印象[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喜国;;透析精神家园应把握的四个维度[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3 徐爽;;《过故人庄》——精神家园的回归与畅游[A];新世纪以来散文诗的创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罗梅花;;以空灵的精神家园安顿沉重的肉身——李小洛医学与文学的双重人生[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井春;王巨川;;穿越日常与崇高的性灵之音——论徐俊国的诗集《燕子歇脚的地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雷;阳光、味蕾与乡土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路浩天;屹立在乡土中国的道德丰碑[N];光明日报;2012年
3 雷达;一首乡土中国的风俗诗[N];文艺报;2012年
4 吴义勤;从“受难者”到“大写的人”[N];文艺报;2012年
5 陈晓明;乡土中国与后现代的鬼火[N];文艺报;2004年
6 周劭馨;乡土中国的文化书写[N];文艺报;2010年
7 张颐武;凶悍地透视乡土中国[N];江淮时报;2006年
8 张翼;漫谈《中国地》的人物塑造[N];文艺报;2011年
9 李丹梦;“非虚构”的“中国”[N];文学报;2011年
10 刘構;专家学者研讨乡土中国发展的文学景象[N];文艺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志伟;“乡土中国”的再发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傅异星;多样现代性追求与乡土中国的悲悯书写[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兰;乡土中国的生存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丽;新时期文学中“乡土中国”形象的书写[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恒伟;“乡土中国”的道德困境[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罗先海;现代性视域下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琳;汇东西文化,觅精神家园[D];南昌大学;2007年
6 孙丽;通往精神家园的体悟之路——庄子诗性解读[D];青岛大学;2004年
7 孙晶;精神家园的寻找[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博华;三毛旅行文学在华语世界的传播与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9 曹晓旭;三毛的流浪人生与精神抒写[D];暨南大学;2015年
10 成英玲;精神家族与精神家园[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5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68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