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谢无量书法与诗歌的合一

发布时间:2018-05-06 00:35

  本文选题:艺术特质 + 谢如 ; 参考:《中国书法》2017年03期


【摘要】:正谢无量是典型的学者和诗人型书法家,他的书法和诗歌合一,成就相当,也和他全面而深厚的学养相联。"诵先生之诗,寻绎先生之学养,窥见先生之胸襟为人,然后可以论先生之书法。"~[1]因此,品味和研究谢无量书法,可紧密联系他的诗,以便更深入地解读他的艺术特质,并挖掘中国书法与古典诗歌的联系,对我们更好地加强字外功,提升作品格调有所启示。
[Abstract]:He is a typical scholar and poet type calligrapher, his calligraphy and poetry together, achievement is quite, and his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education. "Reciting the poems of Mr. Mr, looking for a gentleman's education, peeking his mind as a man, and talking about his calligraphy." ~[1], because of this, tastes and studies a lot of calligraphy, and can close his poems closely. In order to more deeply interpret hi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g 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classical poetry, we can give us a better inspiration to strength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improve the style of the works.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分类号】:J292.1;I2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亚丽;;中国当代书画家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12期

2 晁成林;王树基;;闽文学的艺术特质及形成原因述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张伟,林涛;浅议词的艺术特质的表现[J];沈阳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吴淡如;;一辈子的浪漫[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9年01期

5 张进科;;《离骚》的文化渊源及艺术特质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任树民;;艺术特质视域下的“和合”阐释[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任树民;;从连珠的艺术特质看其文体渊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胡彦;;刘禹锡《陋室铭》的艺术特质[J];文学教育(下);2008年06期

9 陈亚丽;;老生代散文的文化人格构架与艺术特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阮忠;虚实·情性·雅俗——浅论《国色》的艺术特质[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纪祖;;好诗难再得——在四川“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A];“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廖巍巍;整合资源 繁荣创作[N];黄石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850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850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