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代际视阈下的文革书写

发布时间:2018-06-22 08:00

  本文选题:文革书写 + 代际视阈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亲历“文革”的中国当代作家在书写“文革”时表现出来怎样的代际特征、形成这种代际特征的根源、以及他们对“文革”的追问到达了哪种程度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借用了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中国社会学学者周怡、以及中国当代批评家洪治纲在代际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论证了出生于同一时期的作家群体内部形成相似精神世界必然性、以及出生于不同时期的作家群体在精神世界上呈现出一定差异的必然性,将亲历“文革”的作家分为“归来”一代、“文革”一代、“文革后”一代三个代群、对其文革书写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论述,与此同时另外一个问题进入研究视野,不同代际的作家在文革书写时均面临一个两难之境,即如何平衡追问灾难成因和追问之后必然产生的精神创伤之间的关系,正是对此难题的抉择决定了他们文革书写的最终取向和追问灾难成因抵达的程度。本文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章将“前三年”文革书写作为新时期文革书写的开端与前奏进行了论述,原因在于“前三年”文革书写诞生于一种“乍暖还寒”的特殊语境中,政治时空的暧昧决定了文学春天来临的缓慢,也决定了文学此时最主要的使命首先在于打破“文革文学”的诸多禁区,尽管在这些作品中也体现出了某些文学品质及传统的回归,但其文学性仍然有限,然而也正是这种有限,为新时期文革书写打下了铺垫。第二章以“归来”一代的文革书写为研究对象。对于“归来”一代而言,“归来”最重要的含义并非再次被赋予创作的权力,而是在于重新获得“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从而结束其精神的混乱和灵魂的漂泊,这种具有涅i眯灾实摹肮槔础北厝坏厥蛊湮母锸樾床嘀赜谑樾淳潘牢椿诘难车郎窕,

本文编号:2052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052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