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文学思想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clue of the Han Dynasty's thought development and Yang Xiong's action, and think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orld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stream of Yangxiong's thought, and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joining the WTO is the essence of Yangxiong's thought, but Yangxiong is not a vulgar Confucianism, and his thought has a strong realistic pertinence. The face of the retro can not conceal his spirit according to the tim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ngxiong's literary thought, and points out that behind Yangxiong's literary concept and "Ming Tao, consecration, Zong Sutra", there is the essence of emphasizing the use of beauty. His main thought has always been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while his heavy and beautiful literary thought has powerfully promoted the consciousness of literary concept. Yang Xiong's literary thought is reflected in his literary cre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I20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论《诗》《骚》审美追求的差异性[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2 徐广才;;《天问》“死则又育”、“后帝不若”再释[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3 张艳存;;论《楚辞补注》中的五臣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4 周佐霖;;从《屈赋新探》看汤炳正的楚辞研究方法[J];沧桑;2010年10期
5 曹世文;;两汉与魏晋南北朝对屈原评价的差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董运庭;楚辞名称再考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董运庭;关于屈原生平事迹的总体廓清——再读汤炳正先生《<屈原列传>理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董运庭;;再论屈原之死及其爱国主义精神[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董运庭;;《九歌》略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崔达送;詹绪左;储泰松;曹小云;;异文比较与古汉语教学[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姗姗;;浅析汉画像鸡首人身神怪象征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冀凡;;屈原放逐汉北说质疑与《抽思》新解[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莹;生的极限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剑波;明代《楚辞》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刘洪波;阐释学视野下的《楚辞补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海远;中日《楚辞》研究及比较[D];复旦大学;2010年
9 罗建新;楚辞意象之构成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10 安永欣;晚明画谱综合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霞;《楚辞》巫俗与祭祀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康永秀;屈宋荀辞赋文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余欢;《卜居》《渔父》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
本文编号:2143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14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