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选本与中国古代文论教学——从古代文论读本编撰谈起

发布时间:2019-02-14 10:16
【摘要】:古代文论教学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脉和中华文学经典精神的重要使命,我国历史悠久、形态多样的文论名篇,为这门课程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了解传统诗文评如何转化为"文学批评史",以及百年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与教学的历史和当下古代文论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对于古代文论研习,对于中华传统文艺思想、美学精神的传承创新,均不无益处。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classical spiri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famous works of literary theory, which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various forms, have provided rich resources for this course. Understanding how the traditional criticism of poetry and prose translates into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and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teaching of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as well as the study of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aesthetic spirit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re not without benefit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206.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启平;由“气”观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2 李壮;在京专家聚谈古代文论之研究形势[J];文学遗产;2001年05期

3 阮国华;应该让古代文论走出象牙塔[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2期

4 郝秀文;当代文论建设应吸收古代文论的精华[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董馨;古代文论诠释主体的境界层次论[J];思想战线;2003年02期

6 胡晓明;客观了解与文化意识——兼谈古代文论与文学史的诸问题[J];文艺争鸣;2004年02期

7 徐中玉;论对我国古代文论思维特点的一些看法[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3期

8 谭佳;从“风骨”研究看古代文论的困境[J];文学遗产;2005年04期

9 吴建民;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赵玉;;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一个误导性命题——对十年来“转换”讨论的冷思考[J];求索;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兆路;;也谈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相福庭;;文论转换:一个值得反思的话题[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毛宣国;;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重要选择——谈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古代文论的沟通融合[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蒋寅;;对中国诗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A];东方丛刊(1999年第2辑 总第二十八辑)[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良运;六年来古代文论转换的讨论及评价[N];文艺报;2002年

2 薛学财;古代文论教材的重建[N];中华读书报;2012年

3 李春青;古代文论: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何瑞涓;曹顺庆:古代文论指导当代创作,可行![N];中国艺术报;2012年

5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陈金刚邋陈军;饮食譬喻:古代文论的一道独特风景[N];光明日报;2008年

6 毛时安 文艺评论家 研究员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忧患年代更需要精神坚守[N];文汇报;2013年

7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学与文论中心研究员 刘毅青;叩问古代文论的当代性[N];光明日报;2012年

8 高贝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多重视角研究古代文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王聪聪;“文须有益于天下”[N];文艺报;2013年

10 李建中 吴中胜;一言以蔽之[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金东;自得: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个案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田义勇;中国文论体系建构的观念奠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淋升;古代文论与书论的相互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刚;生命情感的言说与主体精神的成长[D];西北大学;2005年

3 张俊利;“文气”论解读及现代价值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包双燕;“力”与“韵”的调和之美[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22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422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4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