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闽中诗派创作背景下的林鸿诗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彬;;南昌诗派:本土写作的两种文化向度[J];星星;2017年17期
2 陈润;;认知诗学视阈下的二战后美国诗歌流派[J];长江丛刊;2017年26期
3 荣光启;;“珞珈诗派”与珞珈山上的文学传统[J];星星;2017年23期
4 凌冰;;论戴望舒和《现代》诗派[J];广西师院学报;1992年01期
5 孙晨;;试论“创造诗派”[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6 周良沛;;流派与立派[J];文学自由谈;1987年02期
7 邱文治;杜学忠;穆怀英;;论中国现代象征诗派之升沉[J];文学评论;1987年01期
8 曾华鹏;;论“九叶”诗派[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9 卞国福;浅议诗歌的现实主义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06期
10 朱郭;论戈亭诗派:爱国的强音[J];湖州师专学报;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锋杰;;七月诗派的诗歌理论[A];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C];1997年
2 吴凌;;现代新诗本体追求探微[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3 何佩刚;;辛笛的《手掌集》[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4 张爽;;钱谦益对明代“后七子”诗派态度发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和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之比较[A];明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5 陈超;;《航》评析[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6 黄萍;;高密诗派刍议[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9辑)[C];2010年
7 钱志富;;曾卓与外国文学之关系初探[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荣光启;“珞珈诗派”的历史与未来[N];中国艺术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钟根清;“瓯江诗派”在秀山丽水扬帆起航[N];丽水日报;2017年
3 刘冬梅;现代诗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道辉 大凔;混沌和美的游离[N];文学报;2012年
5 葛云波;清诗研究的“经典性成果”[N];光明日报;2004年
6 特约记者 丁丽洁;二十五年见证诗意的复旦[N];文学报;2005年
7 周蓓;河朔诗派: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明遗民群体[N];中华读书报;2014年
8 蒋寅;河朔诗派:不该遗忘的文学遗产[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金莹;在语词的盛宴中“向死而生”[N];文学报;2009年
10 魏晓虹;晚唐文学研究的新创获[N];中华读书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卫新;清代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陈才智;元白诗派成立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明初闽中诗派创作背景下的林鸿诗歌研究[D];集美大学;2019年
2 夏蒂;龙山诗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3 杨晨晓;理学“气象”论与宋代理学诗派[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纪捷;晋察冀诗派艺术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勇;“济南诗派”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秦立蔷;俄罗斯白银时代象征诗派审美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7 张爽;非非主义诗派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侯爱波;消费时代纽约诗派的城市风景[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张晓媛;济南诗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谢煜慧;李杲堂与甬上诗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9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8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