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民俗学视阈下的康巴乡土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7:09
【摘要】:生于斯长于斯或旅居于斯的藏族作家,受地域的限制,也得益于地方多元文化的优势,将笔触伸向生于斯长于斯的吾乡吾土,描摹记忆中的地方性知识,在历时的表述中揭示康巴藏族文化及藏族人民的心理结构特征,以及他们对人性的关怀,令其创作有着明显的“异质”元素。他们的创作不仅在文学界引起了重视,也吸引了不少民族学、民俗学学者的注目,被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纳入研究范围。在笔者看来,康巴乡土小说可视为“寻根文学”之后的一次具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寻根”。特别是,这些小说通过对当地风俗、风情、风物的描绘,建构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生活空间,展示出康区独特的文化肌理,传达了他们对本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和皈依冲动。本文从民俗学视阈出发,对文本进行民俗研究。运用民俗学理论对文学(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将小说与民间生活相联系,一方面有利于更深入地挖掘文本所彰显的社会风貌和民俗文化,另一方面有助于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文学中对民俗的描写,其实质是通过民俗内容彰显小说母题。文本的民俗研究路径,将凸出文学的地方性知识和民俗文化意蕴,还原文本文化语境和特定的文化内聚性,识别其地域文化的叙事特征。惟其如此,借“康巴书写”解读“民俗叙事”具有丰富地域文学研究的意义。同时,对文学与民俗学的共性关系的探讨,也将助于康巴文学研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凌立;;康巴文化产生的特殊背景[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杨嘉铭;;康巴文化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王又平;从“乡土”到“农村”——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主导题材形成的一个发生学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珍;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旭;民俗学视域下的张承志作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89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89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