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18:14
【摘要】:都市婚恋小说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现象,具有相当复杂的文学、社会与文化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新世纪以来,更是蔚为大观,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类型小说(文学)。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婚恋小说也源源不断地提出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两性关系的范畴,还更多地涉及社会伦理道德、当代人的生存思考、社会文化表征、文学格局的变动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也为婚恋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话题资源。因此,对此类小说不能仅仅停留于现象的批评,还应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与文学史的视野予以进一步分析。本文从现象到生产、接受消费,再到文化表征,试图对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重点分析在新世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此类作品与以往婚恋书写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婚姻问题的多元化、人们婚恋观的变化、人性欲望的膨胀及其带来的新的婚姻、家庭和两性问题。第二部分则从“生产”的角度探讨了新世纪以来都市婚恋小说的状况。其一,这类小说的出版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的类型文学生产,一方面作为整个文学生产链的接受者的读者首先对这类作品有着内在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生产者的出版商和作家敏锐地捕捉了这种需求,从而“有计划”地进行此类作品的创作和出版,在作品投入市场后,经由多种传媒手段的推动,这些作品吸引更多受众,也引起更为广泛的影响。其二,从作家创作和文本叙事模式来看,新世纪都市婚恋小说也逐渐形成了较为趋同的叙事模式,主要表现在人物、情节、结构三个方面,从而形成了较为典型的“类型化”生产。最后一个部分分析了新世纪都市婚恋小说的社会文化表征和文学史意义。从社会文化层面上看,新世纪都市婚恋小说揭示了当代都市人作为“社会人”和“家庭人”两种角色时分别遭遇的生存和情感困境。从文学史视野中看,它所形成的生产模式和叙事模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世纪文学新的特征,即文学类型化。作为以往“规范”中的通俗文学,都市婚恋小说对传统文学格局(如精英文化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并影响了既往文学分类的“雅/俗”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申峰;;小说阅读技法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01期

2 朱泽宝;;新变与重构:论小说话中小说品第的开展及其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02期

3 曹荐科;;叙事教学:语文小说教学的新理念[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年11期

4 姜荣;;小说文本教学与理性光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30期

5 凌彦;;情境表演在职校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以《警察与赞美诗》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6年30期

6 杨学兵;;巧借同题电影 解读小说深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33期

7 蔡明子;;精神的回归:做自己的上帝[J];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05期

8 姚红杰;;中考小说情节概括试题答题思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36期

9 殷会荻;;称谓:凸显小说特质的切口——动物小说《雁》教后记[J];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11期

10 何更生;由尤;;小说的情节“教什么”与“怎么教”——兼评方莹莹老师的《项链》课堂教学[J];学语文;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之林;;昨天,还在梦回萦系中——读南非作家曼迪拉·蓝加小说《魅影魂踪》[A];中国非洲研究评论·非洲文学专辑(2016)总第六辑[C];2018年

2 华晓玲;;《重遇未知的自己》读后杂谈[A];中国水文化(2016年专刊)——长江工会“智慧女性 书香家庭”读书征文获奖作品专刊[C];2016年

3 凌彦;;情境表演在职校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以《警察与赞美诗》教学为例[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2018年

4 白楠茁;;小说还能这样读——西方现代小说专题教学案例[A];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成果集(语文)[C];2010年

5 杨扬;;上海的文学经验——小说中的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A];《茅盾研究》第14辑——新世纪茅盾研究论文集[C];2014年

6 谭湘;;“寻找”——问世间情为何物?——评《寻找妻子古菜花》[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7 宁珍琦;;后现代语境下的时间体验——论《恶棍来访》的时间叙事[A];2017中国·厦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8 苏敏;;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2017年

9 何劲虹;;《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叙述者[A];当代外语教育2018年第2辑[C];2018年

10 王颖;;博物馆“有声小说”的创新与实践[A];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凌越;你必须吞下整个世界[N];经济观察报;2015年

2 郭娟;三流小说的“低级趣味”[N];经济观察报;2014年

3 鹿鸣之什;最专业的业余读者[N];经济观察报;2015年

4 科威特 费萨尔·穆赫辛·卡赫塔尼 姚京宏 译;当代科威特小说中的社会话语[N];文艺报;2018年

5 吴晓东;小说依附电影,电影带火小说[N];中国青年报;2010年

6 文学理论家、出版人 孙建江;小说的肌理[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7 车厘子;月亮代表我的心[N];宁波日报;2016年

8 林吟;小说创作的“反转”[N];贵阳日报;2017年

9 吴义勤;战争语境中的人性和生命之痛[N];文艺报;2017年

10 ;日常生活的潜流与诗性[N];文艺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80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翟永明;生命的表达与存在的追问[D];山东大学;2005年

3 邱运华;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4 刘惠卿;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江腊生;后现代主义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李红秀;新时期的小说书写与影像阐释[D];四川大学;2006年

7 江红英;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春燕;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牛竞凡;对话与融合的艺术[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吴泽泉;暧昧的现代性追求[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会芳;从叙述学角度分析唐·德里罗小说的时间观[D];厦门大学;2017年

2 陈怡;新世纪小说中的疾病与医疗书写:2000-2010[D];厦门大学;2017年

3 张静;新旧杂糅的通俗写作[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4 杨婷;小说“整本书阅读”的目标设定及教学指导建议[D];天水师范学院;2019年

5 刘燕影;“声音”的叙事功能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年

6 张文婷;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7 金茸;从特雷弗小说《遗愿》译文看小说翻译中的聚焦问题[D];南京大学;2019年

8 牛姗姗;斯洛尼姆斯基二十年代小说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9 范则言;弋舟小说创作论[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朱珠;论林那北小说的叙事艺术[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3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3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b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