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余华小说中的隐喻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1:21
【摘要】:本文是对余华小说的隐喻书写进行的研究,以期找到余华小说的多义解读。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对隐喻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得出立足修辞学来对作家创作中的隐喻进行阐释与研究可能会丧失一部分审美性的结论,因此通篇论文会侧重于对文本整体和思想内涵上的把握。论文的第一章节对余华小说中的隐喻表现进行了梳理,主要从余华小说中常见意象的隐喻、余华小说文本的整体性隐喻和余华小说的隐喻思维三个角度展开。意象虽然常常被认为是诗歌研究范畴内的东西,但是齐孝斌等学者提出“意象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因此将意象分析运用到小说的分析也无不可。我从再现性意象和非再现性意象两个意象对余华小说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提出再现性意象主要以景为主,非再现性意象则以“血”和“疯子”为主要代表的观点。文本与独立的字、词、句的区别在于当文本形成的时候,文本表面会形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就是第二小节所说的“小说文本的整体性隐喻”。第二小节中,我对余华小说文本话语隐喻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文化世界进行了分别阐释。第一章节的第三小节则是对余华小说的隐喻思维做了阐释,通过隐喻思维在小说时间体系和小说结构中的体现,阐释了余华小说中蕴含的隐喻思维。第二章是对余华小说存在隐喻书写内在因由的剖析。从一个作家的成长之路上看,形成其鲜明的写作风格与他的成长环境、自我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第二章节主要从阅读资源和成长氛围的熏陶、文学先锋性追求的内在驱使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拆解深度”是先锋小说的特色,但是先锋作家们想要拆解的是其先辈们构建起来的“深度模式”,他们想要建立的是一种属于自己的话语方式。因此,第三章中,我对余华小说隐喻书写的价值进行反思,主要论述的是隐喻书写对余华小说深度的建构作用以及隐喻书写在余华作品中的复杂呈现,认为余华虽然在构建隐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他还是不得不面临一种“无力解释这个世界”的空虚感与寂寞感。虽然余华后期的小说不再被定义为先锋小说,小说文本中的隐喻张力也逐渐减弱,但是余华在创造创造更具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道路上一直努力着。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海涛;;灵魂之苦——余华小说论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王桂平;;余华小说的域外传播与中国形象的建构[J];扬子江评论;2018年04期

3 袁伟平;;论余华小说叙述中的混乱美学[J];名作欣赏;2018年26期

4 刘娜;;余华小说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17年04期

5 余玲;;在场的怪现状与缺席的乌托邦——从《第七天》看余华小说的反讽叙事及其新变[J];文教资料;2017年12期

6 郑雅匀;;手心手背——读余华小说《兄弟》[J];文教资料;2009年04期

7 张欣杰;;重温“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从人物塑造角度看余华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J];文教资料;2010年22期

8 马丹;;余华小说中的空间生产与身份认同[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9 熊锦华;;论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意识[J];南方论刊;2017年07期

10 吴秀娜;;从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看陌生化艺术[J];大众文艺;201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换生;王达敏;;论余华小说的少儿形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刘甜甜;;“权力话语”的转型与对抗——余华小说《兄弟》中儒家文化的生存处境分析[A];荆楚学术2016年第四期 (总第五期)[C];2016年

3 陶锐钊;;父亲之歌——从父子关系的演变看余华小说的创作[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4 井桂荣;;从《活着》看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蒋肖斌;“文二代”也啃老?[N];中国青年报;2016年

2 徐小雅;时代呼唤更广阔的视野[N];文艺报;2018年

3 ;大一新生的行李箱里都装了些什么[N];中国青年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振毅;余华小说中的隐喻书写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刘敏;余华小说的死亡美学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3 马佳慧;余华小说的“孤独”书写[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4 李红红;译介学视域下余华小说德译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

5 金迪;基于语料库的格非、余华小说计量风格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6 刘伟平;余华小说中的家庭伦理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年

7 罗盼盼;余华小说的人性书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肖蓉蓉;余华小说中的命运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9 姚红静;余华小说中的传统文化资源[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戴圣云;论余华小说的家庭书写[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05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05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