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散文创作艺术论
发布时间:2020-03-30 09:08
【摘要】:韩少功是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自身的创作参与到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之中,并不断生产着关于当下的新的理解和关于文学自身的想象。韩少功的创作也因此成为深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标尺。对韩少功的研究,实则内在地包含了对当代中国文学命运的考察,以及对当代文学精神——人性的质量的传唤。本文主要将韩少功的散文作为研究对象,从文体的不懈探索、语言的精致深邃、结构的丰富多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韩少功散文创作中强烈的形式创新意识,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阐释韩少功创作流变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综述目前学界对韩少功散文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阐明韩少功散文的个案研究对于全面认识作家和深入理解文学史的意义。第一章论述韩少功对散文文体的不懈探索。从韩少功散文创作的三次转向来把握其散文文体的渐变过程。韩少功散文所呈现的“跨文体”特征,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杂文学”传统的回归。文体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外显形式,与人的精神活动呈现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文体具有开放性,作家对文体的选择与特定的时代氛围有关,并以独特的方式折射出时代精神。第二章从韩少功对散文语言精致深邃的追求切入。母语思维的潜在影响,使韩少功不自觉地将方言渗入散文写作之中,并以对母语深切认同的方式抵制语言霸权。诗情与哲思的融合,节奏和谐与韵律之美的内在追求,简净素朴与精粹凝练的行文方式,使韩少功的散文语言具有了诗性的特征。而在“言说”方式上,他的散文又呈现为向大众言说的温和亲近的“谈话风”,和审视自我心灵,与精神世界展开激烈博弈的“独语体”。第三章深入到对韩少功散文丰富多元的结构艺术的探究。首先探讨了韩少功散文中常见的理念结构、情绪结构等诸种形态。文章结构也源于作者内在的生命体验,更多地是以“清明上河图”式的散点透视的方式呈现,与人类思维的复杂状态和生活的原初面貌相契合。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67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隽;;韩少功散文语言风格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殷隽;;韩少功散文语言陌生化的修辞艺术[J];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史宇;;诗意的栖居——《山南水北》与《瓦尔登湖》生态意识之比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9期
4 王文初;;“警觉主义”:对韩少功的思想特质的一种描述[J];文艺争鸣;2013年08期
5 黄灯;;作为编辑家的韩少功[J];文艺争鸣;2013年08期
6 黄灯;;以另一种方式与“世界”相遇——韩少功《山南水北》中的精神姿态[J];江汉论坛;2012年09期
7 廖述务;;公共正义的诗意构想——以韩少功新世纪创作为中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03期
8 陈舒R,
本文编号:2607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0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