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变化和求新:何冀平戏剧空间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0:38
【摘要】:何冀平的戏剧作品经久不衰。从北京到香港,何冀平如同采炼不同城市特质的炼金者,并且随身携带一枚掌中镜反射真实的人和事。她的话语空间承载了两座城市的历史与发展,她的话剧是两座城市的话剧。两座城市不同的风采,为她的创作提供更多的表现空间。本文借助空间批评理论,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景观空间、社会空间、个体空间的视角切入,深入探讨何冀平戏剧作品的空间建构,从而总结出空间建构对戏剧作品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一方面,从空间批评理论出发分析其作品的主题、人物、舞台呈现等;另一方面,又从作品出发探讨空间建构给作品带来的重要作用。二者相互交错,相互映衬,空间批评理论与何冀平戏剧作品紧密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明燕;;论戏剧的空间批评[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徐健;;最难割舍是戏剧——何冀平与她的《天下第一楼》[J];戏剧文学;2012年06期

3 陈静;胡宝平;;品特戏剧的私人空间与社会公共空间——以《房间》为例[J];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4 胡志毅;;灵魂的深度:论曹禺戏剧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异形”[J];美育学刊;2011年02期

5 何冀平;;老院长曹禺和我[J];中国戏剧;2010年09期

6 施旭升;;他者的镜像——从《德龄与慈禧》看港派话剧[J];戏剧艺术;2010年04期

7 生生;;《德龄与慈禧》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冲撞与融合[J];南国红豆;2010年02期

8 吴庆军;;空间批评下的乔伊斯小说解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燕;陈聪;;成长的困惑——《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题再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10 胡志毅;都市民族志:“京味现实主义”的文化想象[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悦;;何冀平:创作没有套路,只有心路[N];中国艺术报;2017年

2 何冀平;;这是一次特别的写作,,来得霍然,成得怡然[N];中国艺术报;2014年

3 张成;;何冀平:与徐克的两度“龙门”缘[N];中国艺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巍烨;空间批评视域下《接骨师之女》的女性成长[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王春龙;空间批评视野下《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濮波;论戏剧空间的三种形态[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4 张红;用空间批评理论解读哈代的《无名的裘德》[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24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24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