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简帛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18:23
【摘要】:出土文献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学术研究资料,尤其对于先秦史的研究者来说,之前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再加这段历史的久远性,诸多学术难题跨越几千年始终难以解决。但是近些年来,不断有先秦、秦代的简帛文献资料出土,这为我们研究先秦史的学者以及学习先秦史的学生都带来了新的学术思考,也为我们更好、更深入地研究和学习先秦史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和可能性。所以,出土文献已经成为古代史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料。在近几年出土的简帛文献中,不乏大量有关先秦、秦代文学的资料,这些都是传世文献所没有的,所以,将这些文献进行集中整理和研究,可以发现一些先秦、秦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也为一些古今难解的学术公案提供新的思路。如2012年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2011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以及2009年出版的《放马滩秦简》中都有大量的有关先秦《诗经》、《楚辞》和先秦、秦代时期的小说作品,其中清华简三《周公之琴舞》和《芮良夫毖》是未见于传世本的《诗经》周颂和大雅作品;上博简八《李颂》、《兰赋》、《澒澟》和《有皇将起》是前屈原时代的楚辞作品,而清华简三《赤鹄之集汤之屋》和放马滩秦简《墓主记》则是战国和秦代的小说作品。所以,通过研究这些文献篇章的作者、成文年代、文本结构、文本性质以及它们与传世文献的关系等问题,使我们对先秦文学史有了新的认识。《周公之琴舞》使我们看到了组诗形式的《周颂》;《芮良夫毖》采用“毖”来命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式;上博简八中的四篇楚辞作品使得我们看到了前屈原时代的楚辞,《李颂》的发现证明了屈原的《橘颂》乃是其早期的作品,而屈原是楚辞这一文体发展成熟的重要环节;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的发现将中国小说的历史提前到了战国,放马滩秦简《墓主记》和北大简《泰原有死者》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些秦代的社会风俗。所以,这批新出土的简帛文学资料,对于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整理和研究这批文献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先秦历史、文学的发展面貌。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7;I206.2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877;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峰;;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研究述论[J];文艺评论;2015年12期
2 马芳;;从清华简《芮良夫毖》看“毖”诗及其体式特点[J];江海学刊;2015年04期
3 谢炳军;;再议“孔子删《诗》”说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徐正英、刘丽文、马银琴商榷[J];学术界;2015年06期
4 李艳华;;上博简《李颂》新读[J];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03期
5 史培争;李立;;放马滩秦墓竹简《墓主记》志怪故事研究[J];文艺争鸣;2015年05期
6 李守奎;;汉代伊尹文献的分类与清华简中伊尹诸篇的性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7 黄甜甜;;试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诗经》之关系[J];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02期
8 裴永亮;;放马滩秦简中的志怪小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年03期
9 马芳;;从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看“毖”诗的两种范式及其演变轨迹[J];学术研究;2015年02期
10 徐正英;;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孔子删《诗》相关问题[J];文学遗产;201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韩高年;;上博简《李颂》作时晚于《橘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丰娟;秦简字词集释[D];西南大学;2011年
2 夏利N,
本文编号:2683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8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