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渔隐丛话》诗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01:14
本文关键词:《苕溪渔隐丛话》诗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胡仔编撰《苕溪渔隐丛话》一百卷,以时间为序,人物为纲,广泛收录宋人对先秦以来的诗学批评,为学诗者“发明诗句,增益见闻”。这些诗话对诗歌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既提供了学术价值,文献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诗学风貌,其中也可总结出胡仔的诗学思想和主张。本文根据《苕溪渔隐丛话》的编排体例分为《诗》《骚》总论、汉魏晋诗论、唐代诗论、北宋诗论四部分,分别概括书中对先秦以来各阶段的诗学批评,并着重选出其中重点诗人,分析胡仔及宋人的批评观点,从而对宋人的诗学观及所涉及的前代诗人诗歌都更为具体深入的了解。从本文分析可看到,胡仔及宋人注重诗人品性,重视考据之学,诗法上主张用事寄寓,讲求诗法,但为有所突破又尚新变,而胡仔更是崇尚技法娴熟、、内容充沛而又自然圆融的诗风,并能立足诗歌本质,在诗学批评上有着较为公正客观地态度,如对李杜之争,唐宋诗之争上突破成见,因而这部书不仅在体例上具有开创性,诗学思想有一定超越性。
【关键词】: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诗话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5
- 一、有关胡仔及《丛话》研究成果7-9
- 二、有关胡仔及《丛话》研究的学术论文9-14
-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重点14-15
- 第一章 《诗》《骚》总论15-23
- 第一节 《诗经》作者问题15-18
- 第二节 后人解《诗》之误18-19
- 第三节 《离骚》对《诗经》的继承关系19-23
- 一、《离骚》效《颂》考20-22
- 二、《离骚》对《雅》《风》之效22-23
- 第二章 汉魏晋诗论23-44
- 第一节 汉魏晋总论23-29
- 一、汉赋论23-24
- 二、汉乐府的影响24
- 三、五言诗起源之辨24-25
- 四、建安诗艺术价值及蔡琰诗真伪考25-26
- 五、嵇康、阮籍人品之辩26-27
- 六、晋宋、齐梁诗坛风貌27-28
- 七、对《文选》及其注本的批评28-29
- 第二节 陶渊明论29-44
- 一、人品与思想论30-34
- 二、诗歌分析34-44
- 第三章 唐代诗论44-74
- 第一节 唐诗总论44-48
- 一、初盛唐诗风论44-46
- 二、中唐诗风论46-47
- 三、晚唐诗风论47-48
- 第二节 杜甫诗论48-70
- 一、诗学渊源论49-54
- 二、杜诗艺术论54-70
- 第三节 李杜之争论70-74
- 第四章 北宋诗论74-93
- 第一节 北宋诗总论74-79
- 一、宋初诗坛风貌74-75
- 二、北宋诗文革新论75-78
- 三、江西诗派论78-79
- 第二节 苏轼诗论79-93
- 一、诗学渊源论80-83
- 二、超然精神论83-85
- 三、诗法论85-93
- 结语93-95
- 参考文献95-100
- 致谢100-101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孔伏;《苕溪渔隐丛话》成书情况考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2 赖功欧;《苕溪渔隐丛话》所记苏轼与茶[J];农业考古;1997年04期
3 殷海卫;;《苕溪渔隐丛话》编纂的诗话史价值[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常善魁;;千载推敲话优劣[J];文史知识;1997年12期
5 徐爱华;邱美琼;;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用事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程紫丹;;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研究述评[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殷海卫;;论《苕溪渔隐丛话》的宋诗史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王定璋;论李白咏妇女的诗歌[J];成都师专学报;1987年02期
9 郑若萍;;浅论宋诗话中的“工”——以《诗话总龟》及《苕溪渔隐丛话》为例[J];华中人文论丛;2013年03期
10 扬之水;;诗案一例[J];读书;1993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师佳;《苕溪渔隐丛话》诗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苕溪渔隐丛话》诗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