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徐志摩诗歌与古典诗词及西方诗歌的互文性探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23:03
【摘要】:“互文性”是指后期的文本总是对前期的文本进行不同方式和各种程度的借鉴与运用。作为学贯中西的文人和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歌与中国古典诗词以及西方诗歌在不同程度上有着互文性的联系,对新诗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入手,挖掘其诗歌所融汇的古典诗和西方诗的诗歌精髓,研究其诗歌中的语言、意象以及思想风格同古典诗和西方诗的互文性特点,探寻徐志摩诗歌创作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意蕴。我们将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徐志摩诗歌语言结构上与古典诗词、西方诗歌的互文性,主要从叠词、韵律和诗的结构三个方面入手。徐志摩的诗歌不但吸收了古典诗词的韵律,而且对欧化的格律也有一定的汲纳和运用。这样,诗歌在形式上灵活自由,体制上富于变化。此外,徐志摩对传统诗歌的形式和西方的十四行诗等诗体进行了借鉴。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主要从意象入手分析徐志摩诗歌的内容,研究徐志摩诗歌中的三种典型意象(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与古典诗词、西方诗歌中意象的互文性。徐志摩融入自身的情感体会,赋予特殊事物一定的意义,创造融贯中西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别样风格的意境。在传统与现代迎合之间,实现了古典诗词理想的现代化重构。第三部分研究徐志摩诗歌思想与古典诗词、西方诗歌思想风格的互文性。按照徐志摩创作时期的顺序,分析古典诗词和西方诗歌在思想风格上对其诗风的影响,这种影响造就了徐志摩诗歌思想风格的多重性,既有浪漫的基调,又有古典的端庄;既有乐观的吟歌,又有对死亡的崇拜;既有动的活泼,又有静的肃穆……在中外文学的珠联璧合中,谱写属于中国的唯美之歌。最后一部分归纳了徐志摩诗歌与古典诗词、西方诗产生互文性的原因,以及对当代诗歌创作的一些启示,肯定了徐志摩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掖平;徐志摩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景兰;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丹萍;人天之际的诗歌[D];浙江大学;2011年

2 毛贵贤;中西文化视野中的徐志摩诗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晓青;天空里的一片云[D];西南大学;2010年

4 安颖;浪漫到古典:徐志摩美学思想的嬗变[D];扬州大学;2008年

5 李苗;论徐志摩后期诗歌创作的现代主义倾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0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0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1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