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魏晋时期“神童”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11:01
【摘要】:早慧现象自古有之,秦汉时期便有众多的“早慧”的记载。东汉时期的士人对早慧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深深的担忧,三国时期更是以“幼慧为忌”。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变化,《世说新语》中记载的“神童”不但聪明机智、胆识过人、能言善辩,时刻维护着家族声誉,并且参与到魏晋时期混乱的政治斗争中。突然间涌现出如此之多的“神童”,主要原因有世家大族的发展、私学教育的发展、以及思想的多样性。但是,魏晋时期涌现的“早慧”现象其真实性更是需要反复确认。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有很多的故事是不符合史实的,还有与其他史料记载有所出入的,而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对魏晋时期《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早慧”现象进行怀疑。大批虚假“神童”涌现的真实原因是晋宋之际的政治跌宕及士风的变化,世家大族在经过不断的改朝换代及战乱的洗礼,从“忠君”变为“保家”,在当时“保家”比“殉国”更重要,涌现的“神童”便是他们提升家族门望的一个政治手段,更是这一时代某个社会阶级风尚形成的表象,他们被成人进行有意识的塑造和培养,成为成人世界表达诉求的代言人,最后承担着士人反抗伦理秩序的使命。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1;K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璐;高建新;;浅论《世说新语》中的少年儿童形象[J];名作欣赏;2015年17期

2 何忠盛;;官学沦废与家学兴盛——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学术传承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J];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03期

3 崔建华;;秦汉社会对早慧现象的认知[J];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11期

4 赵苏;;《世说新语》中的儿童形象[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黄沁茗;;魏晋儿童观及当代启示——以《世说新语》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6 陈恩黎;;“祛魅”时代的神童——论《世说新语》中的童年文化[J];中国儿童文化;2013年00期

7 陈利娜;;魏晋南北朝家学兴盛的表现及其影响[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周小喜;;魏晋“神童”现象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刘秀娟;;从《世说新语》少儿的形象上看魏晋风流的影响[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邓志文;;天才出少年——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儿童早慧的表现[J];作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熊秉真;;幼蒙、幼慧与幼学:近世中国童年论述之起伏[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子今;;从“儿童视窗”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N];文汇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海燕;魏晋南北朝儿童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 柳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3 徐芬;晋宋之际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磊;东汉魏晋南北朝士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倩云;魏晋南北朝士族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颜宏宇;《世说新语》中的少年儿童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李敬;魏晋夙惠风尚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邵明娟;《颜氏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曲凤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文玉;颜氏家族:儒家精神与文艺思想传承的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11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1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d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