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神童”现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1;K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璐;高建新;;浅论《世说新语》中的少年儿童形象[J];名作欣赏;2015年17期
2 何忠盛;;官学沦废与家学兴盛——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学术传承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J];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03期
3 崔建华;;秦汉社会对早慧现象的认知[J];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11期
4 赵苏;;《世说新语》中的儿童形象[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黄沁茗;;魏晋儿童观及当代启示——以《世说新语》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6 陈恩黎;;“祛魅”时代的神童——论《世说新语》中的童年文化[J];中国儿童文化;2013年00期
7 陈利娜;;魏晋南北朝家学兴盛的表现及其影响[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周小喜;;魏晋“神童”现象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刘秀娟;;从《世说新语》少儿的形象上看魏晋风流的影响[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邓志文;;天才出少年——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儿童早慧的表现[J];作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熊秉真;;幼蒙、幼慧与幼学:近世中国童年论述之起伏[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子今;;从“儿童视窗”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N];文汇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海燕;魏晋南北朝儿童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 柳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3 徐芬;晋宋之际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磊;东汉魏晋南北朝士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倩云;魏晋南北朝士族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颜宏宇;《世说新语》中的少年儿童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李敬;魏晋夙惠风尚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邵明娟;《颜氏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曲凤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文玉;颜氏家族:儒家精神与文艺思想传承的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11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