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12:33
【摘要】:环境恶化和性别歧视等社会性问题的日益严峻,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回避,在现实语境重压之下,生态女性主义应运而生,1974年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奥博尼首次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用来指向女性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内在关联。1995年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使女性和生态问题成为了中国学术届关注的热点,为中国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契机。次年,关春玲发表的《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综述》是国内第一篇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的综述性文章,拉开了中国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帷幕。2003年韦清琦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枝奇葩》是国内第一篇明确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自此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一系列学者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批评话语和批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在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意义、本课题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论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话语构建:关注自然和女性的“压迫同构”,重新建立“自然”和“女性”之间的联系,对传统伦理观发出质疑;针对不公平的压迫性掠夺发出正义之声,反抗不平等的世界观,为弱势群体争取权利;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展现中国独特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和文学作品,并在中国独特的“和”思想理论基础上构建现代和谐观。第二章论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策略构建:从考察文学中的“女性”“自然”的处境入手进行批评实践,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文学作品进行重读和探寻,解构部分传统文学经典,同时重构一些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强调具有目的性的阅读方式,在对抗式的阅读中寻求解放,关注第一人称叙事中贴近现实。最后一章阐述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空间,其批评内涵仍有待廓清,批评对象仍有待拓展,为其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自然与女性作为批评视角,探讨自然和女性之间地位、处境、边缘化等问题根源存在的联系,进一步解释人类思想和社会是如何达到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以及这两者在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进而重新审视整个文学领域,致力于将生态保护和妇女解放结合,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平等相处、没有性别歧视的新社会。本篇论文通过对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研究,为其发展提供帮助,进一步为中国紧迫的生态问题和复杂的性别歧视问题等一系列压迫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并为构建新型和谐社会贡献文学视阈上的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梦;;从典籍浅析生态女性主义[J];汉字文化;2019年12期

2 朱晓红;胡桂丽;张君;陈麦池;;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3 陈英;;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的本质主义建构及其否定意义[J];求索;2016年11期

4 呙艳妮;;薇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5 王红丽;;《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J];语文建设;2017年11期

6 王玉哲;;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J];语文建设;2015年32期

7 袁霞;;试述素食生态女性主义的动物伦理思想[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8 郝倩倩;;《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论析[J];芒种;2018年06期

9 李璐璐;;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北方文学;2018年12期

10 刘怡;;《疯癫亚当》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J];北方文学;2016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孙蕾;张荣华;;生态女性主义法学视野下的海南黎族女性[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2 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3 王词;;东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浅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陈伟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5 林喜杰;;女性的自然——谈李小洛诗歌女性生态写作意识[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冲;;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白象似的群山》[A];荆楚学术2018年4月(总第十八期)[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余永跃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李渺 该学院硕士生;女性与自然价值的生态女性主义审视[N];中国妇女报;2015年

2 余永跃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导 李渺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生态女性主义的认识论价值及启示[N];中国妇女报;2015年

3 德国IO文化协会访问学者 北京 李心沫;女性与自然:生态女性主义艺术[N];美术报;2016年

4 李心沫;从身体政治到生态女性主义艺术[N];中国美术报;2016年

5 高娟;我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N];文艺报;2011年

6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胡滨;生态女性主义思潮述评[N];山西青年报;2013年

7 刘兵;生态与性别[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萍;土地意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叶如兰;冲撞·融合[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2 吕陈;维多利亚三部曲中的三重生态女性主义观[D];温州大学;2018年

3 杨培艺;生态女性主义的批判性建构及其伦理意蕴[D];湖北大学;2018年

4 李娟;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托妮?莫里森的《恩惠》[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5 李婕;[D];南昌大学;2019年

6 佟飒飒;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困境—《一个迷途的女人》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7 朱肖肖;自然·女性·和谐—《天黑前的夏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8 景淑梅;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阈下女性与自然的隐喻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9 王s铌

本文编号:2720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20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d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