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桃源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06:59
【摘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因其外在景物与其内在生活的美好而受到历代文人的追捧,历代关于桃花源的诗作层出不穷,这些诗作大多摹写桃源景色以及向往桃源生活。本文选取清代的桃源诗作为研究对象,从主要意象、题材、内涵以及涵义新变入手,探究清代桃源诗的大致情况以及桃源涵义在清代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绪论、清代以前桃源诗涵义流变、清代桃源诗研究以及结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桃源诗的整理情况以及历代桃源诗的研究情况。第一章论述了桃花源原型的由来,即脱胎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诗》以及刘晨阮肇山中遇仙的故事。第二章对于前代桃源诗作了历史回顾,论述桃源意义的流变情况。即从现实桃源、仙化桃源、桃源真实性质疑以及隐逸桃源。第三章分析了清代桃源诗的主要意象,从水、桃花、渔人、桃源人四个意象入手,探究这些意象在清代桃源诗中的体现。第四章则是对于游览诗、题画诗、拟题诗、交游诗四种题材的桃源诗的研究,分析在清代背景下,桃源诗的大致情况。第五章探析了清代桃源诗中的桃源涵义,从避世隐居之处、修仙之处、游览之处以及艺术化再创造四个方向入手。第六章则探究了桃源涵义在清代的新变,即诗人更加辩证地看待桃源,揭示秦之暴政的社会事实以及提出世事变化的感概。结语部分则是对于整个文章的总结,梳理了行文思路,试图展示清代桃源诗的发展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2
本文编号:2722051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静;;浅谈宋前桃源诗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5年11期
2 刘富汉;;《桃花源记》“悉如外人”解读[J];语文建设;2014年35期
3 陈云云;;浅析《桃花源记》中的“外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年01期
4 张矛;;流水与桃花——《桃花源记》另类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06期
5 杨宏;;元代桃源诗歌新变与成因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郝达;文晓华;;同源异质各臻其极——王维、韩愈、王安石“桃花源”诗比较阅读[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渠红岩;;论传统文化中桃花意象的隐喻意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郭鹏;;唐代桃源诗的兴盛及其原因[J];集宁师专学报;2011年03期
9 渠红岩;;“桃花流水”意象的文学意蕴及形成[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10 邓福舜;;《桃花源记》的桃花流水原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梦洁;宋诗中的桃源意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孙南;晚唐桃源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邹静;宋代桃源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马丽樱;大历桃源诗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侯素馨;唐代桃源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22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2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