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梅森作为当代官场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努力尝试对社会心理、社会伦理及政治生态做张弛有度的病理分析,并仗义执言地高扬社会主旋律、为民发声,形成了独有的创作风格。在周梅森反腐小说愈加引起坊间和学术界双重关注的当下,对其叙事话语范式进行剖析则更有必要。本文便是在较为全面地关注周梅森创作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其反腐小说的行文特色及整体叙事话语范式。绪论部分主要综述现有的关于周梅森反腐小说的研究文献,同时对“反腐小说”、“叙事话语范式”等概念进行了简要描述。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周梅森反腐小说的认知范式。深入生活、关注时代一直是作家周梅森的创作标签。从作家对历史题材关注的创作阶段到倾情书写现实社会矛盾焦点的权力腐败和反腐现象,更彰显出作家崇高的现实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意识。一方面,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挂职”的亲历体验成就了周梅森的“人间正道”的坚定信念,在对社会消极现象的关注中,始终透出他对变革时代的开拓精神的正面书写和矢志张扬。另一方面,作家在敏锐地以“人民的名义”正视贪污受贿、为政不为、负面政绩工程等权力滥用现象的同时,其反腐小说中更体现出作家对“绝对权力”的警示,以及对法治精神的呼唤。其中也不乏对某类身处官场的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沉浮的叹惋。第二章主要分析周梅森反腐小说的讲述范式。反腐小说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及其叙事背景的宏大性特征。周梅森的创作通常选择一种多重行政层级相纠缠的叙事框架,辅之以具体“案件”为导火索的讲述展开方式,作品具有开篇即高潮的情节魅力和可读性,并结合悬疑、探案式讲述技巧、布局谋篇和人物设置上的二元对立方式,以及全知视角与内视角的有机统一,使其故事得以层层展开。同时,周梅森反腐小说的公案式讲述不仅能直接明确地展现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且在对其破案过程的讲述中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执政者群象的差异性和多维度刻画。从深层次来看,周梅森反腐小说又体现出某种大开大阖的叙事美学风范。这主要体现在其悲喜交织的情感表达、崇高与平庸的人性杂糅、震撼而悲怆的死亡书写等方面。第三章是对周梅森反腐小说的语体范式的分析。可以说,周梅森反腐小说创作是一场借鉴通俗文学表达方式的精英创作实验,用通俗化语言展现官场本真状态,这形成了周梅森的独特语体范式。其特征之一首先表现为世俗生活话语与官场话语的融汇,也是其源于百姓日常生活的方言俚语的接地气的特点与官场话语的严肃性和规范化特点的统一。不同情境中的官场话语表达的灵活性,也在强化着这种官场话语通俗化的特征。周梅森反腐小说的语体范式特征之二,便是其个性化的描摹语言艺术。作者在官场话语中大量揉进反讽、比喻、引用和仿词等修辞要素,并结合一些原创的对联、谚语、诗歌改编等,达到了雅俗共赏、俗中带雅的效果。周梅森反腐小说语体范式的另一特征是用人物语言催动故事情节。具体表现为人物对话、人物独白与情节的推进相统一,或者在人物对话中设置情节伏笔等。最后,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是进一步以辩证思维看待周梅森反腐小说的成就及其存在的局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怡;;从格雷马斯的“符号学方阵”试论小说人物关系分析模型的建立[J];法国研究;2015年01期
2 吴道毅;;周梅森政治小说创作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5期
3 西木1984;;当知识分子遇上政治[J];学习博览;2011年11期
4 易东生;;论政治话语下新时期小说中的死亡美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吴培显;;“长篇小说三十年”盘点有喜有忧[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6 贺绍俊;;新政治小说及其当代作家的政治情怀——周梅森论[J];文艺争鸣;2010年07期
7 梁冀;;《国家干部》与《国家公诉》的叙事比较[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8 朱丹;;论周梅森的历史文学观[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朱丹;;周梅森历史小说的出场与退却[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朱丹;;现实反思的历史诉求——论周梅森历史小说[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行超;;周梅森: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是我不变的文学信仰[N];文艺报;2017年
2 戴仲燕;薛颖旦;;周梅森现象说明了什么[N];新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长江;官本位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守香;周梅森政治小说主题意蕴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林钦煜;周梅森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熊潇;历史叙事的重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仕龙;周梅森新历史小说论[D];湖南大学;2007年
6 朱丹;周梅森历史小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喻兰;论周梅森的政治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之成;当代官场反腐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刘莉;周梅森创作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赵海燕;在“历史”与“现实”间深思与言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
2723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2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