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新世纪底层叙事初探

发布时间:2020-06-21 18:08
【摘要】: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底层叙事”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潮流,本论文在理论论证与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试图对新世纪底层叙事的概念、创作实践、意义及困境作较为细致和深入的考察。首先,对“底层叙事”进行概念的界定,主要从时间开端、书写对象、写作主体、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梳理。以关于《那儿》的讨论为标志,底层叙事在2004年正式浮现文坛。它以被抛出中国现代化潮流的底层为表述对象,写作主体涵括底层自身和书写底层的知识分子,作品主要描绘改革开放后期,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及其生活的、情感的、精神的经验,展示阶层分化的历史图景,具备鲜明的现实批判和反思特质。随后,从苦难叙事、“沦陷”叙事和温情叙事三个维度对新世纪底层文学的创作面貌进行整体勾勒。苦难叙事书写底层受难的身体和流离的精神,资本主义逻辑下身体的被征用乃至陨灭昭示着底层基本生存权利的被剥夺,在城市的“他者”性体验和“无乡可归”的尴尬处境揭示着底层精神漂泊的困境。苦难的极限叙述使底层叙事获得一种美学上的动力机制,苦难叙事由此成为底层文学最具分量的书写面向。“沦陷”叙事书写乡村的陷落和底层群体行为的失范,基层权力的腐化、乡村伦理中的闲话政治和金钱原则的渗透使乡村底层沦为沉默的大多数,为了对社会不公进行报复性抗议,底层以社会准则之外的失范行为表达诉求,冲撞道德与法律底线,使得底层群体的整体处境进一步恶化。底层的失守之途揭示着其“弱者更弱”的悖论式结局,“沦陷”叙事以同情的理解、痛切的反思的视角而具有了深刻的悲剧性。温情叙事书写底层在绝望中的反抗、艰辛中的温情,新世纪底层叙事形成了一个反抗者形象谱系,显示着寻找新人、眺望新世界的冲动,而温情叙事试图在更完整的意义上构建底层民众的个人伦理,使底层叙事焕发出理想主义的色彩。最后,对底层叙事的意义和困境予以关照,展望其发展方向。底层叙事是对后改革时代敏感的文学探索,也是对底层人文思潮切实的文学呼应,因而承载着时代写作伦理的庄严命题。对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复苏、对文学公共性的恢复,又使得底层叙事的探索中包含着文学的内部反思。面对学界提出的理论质疑,底层叙事必须平衡好道德立场与艺术价值的关系,警惕题材先行论,在美学的意义上构建底层经验,同时慎重构建与左翼文学传统的关联,避免重新陷入意识形态的陷阱。面对创作的瓶颈,应当克服以“叙事”偶然性消解现实力量和对社会整体生态展现不足的缺憾,克服底层经验的隔膜和思想力的薄弱,沿着现实主义的道路扎实前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令花;;论墨白小说的底层叙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2 沙W

本文编号:2724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24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