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光华《文选集评》以汇集《文选》诸家评点为目的,涵括了明清《文选》评点史上的主体内容,在《文选》评点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之前,研究者对《文选集评》研究也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然而因为《文选集评》版本复杂、作家本人资料匮乏、所汇集的诸家评点内容驳杂等种种原因,研究还不够深入,其中所蕴含丰富的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本论文以于光华《文选集评》为研究对象,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进行于光华资料的梳理,以考察于光华生平为重点,分析其生平概述、生平交往、家学背景、编刻活动等内容。第二部分,论述《文选集评》成书及版本问题,主要探讨《文选集评》成书与江苏地区选学背景、家学影响,同时对《文选集评》的各版本进行考略与分类。这一部分既是本论文的文献基础,又是本论文的难点,由于《文选集评》从初刻以来版本众多,且产生了两个主要系统,需要对各版本进行一一对比,理清其版本之间的脉络与发展关系。第三部分,主要进行《文选集评》评点形态的研究,先分析评点编排方式,在弄清楚全书体例、评语体例、圈点体例的基础之上,再对评点形态内涵进行分析,探讨评点形态中“评”与“点”的渊源、明清《文选》评点著作对评点形态的选择、《文选集评》评点形态对前人的继承和超越等问题。第四部分,《文选集评》评点内涵分析,此部分为全文的重点,在前章评点形式的基础之上,进行对评点的学术阐释,主要包括分析《文选集评》评点来源分析与文学批评分析两部分。前一部分运用表格统计的方式直观体现《文选集评》中所录诸家评语条数与来源,其中除分析书中直接引录的评点著作外,着重分析书中不能确定来源的评语;后一部分对《文选集评》中的评点进行文学批评分析,主要分析《文选集评》中评点体现的文论思想和探讨于光华选取评点时的主要原则。第五部分,对《文选集评》综合评价,包括《文选集成》的评点特色与价值、局限两部分,在分析《文选集评》“集大成”特色的基础上,分析所引录诸家各自的侧重与不同,探析于光华独具慧眼的评语选择方式;同时对《文选集评》的历代评价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文学批评价值、选学史价值、文献价值等,并结合全书剖析其在体例、评语选择、结构布局等上的局限。本论文以于光华《文选集评》为研究对象,以于光华生平及编撰刊刻为线索,以《文选集评》的成书与版本为基础,着重对《文选集评》的评点进行学术阐释。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剑波;;孙擺《楚辞》评点及其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3期
2 禹明莲;胡洋;;论孙擺与何焯汉赋评点的文章学意义[J];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01期
3 刘洋;;《重订文选集评》袁兰评点本述评[J];文献;2014年01期
4 踪凡;;论明代的汉赋评点[J];中州学刊;2013年03期
5 赵俊玲;;从《孙月峰先生评文选》看孙擺的复古思想[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6 王书才;;《四库全书总目》与评点学关系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7 张巍;戴伟华;;《唐人赋钞》与粤秀书院[J];学术研究;2008年07期
8 赵俊玲;;今传三种何焯《文选》评点本辨[J];兰州学刊;2008年02期
9 胡振龙;《四库提要》"李诗钞述注"条辨析[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04期
10 陈复兴;试述钱钟书的《文选》评点[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淑静;《文选》诠释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顾克勇;陆云龙、陆人龙兄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斌;《义门读书记》之《文选》赋评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楚;冯惟讷《选诗约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3 岳园园;孙擺古文理论及批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4 张雪雨;清代《文选》赋类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盼盼;孙擺《左传》评点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743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4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