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前文言小说入冥复生故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23:20
【摘要】:自先秦以来,冥界观念就一直体现在各种故事和文学作品中,比如泰山治鬼,黄泉、九泉之说,以及后来在佛教影响下形成的幽冥地狱观念等。加之中国古代对鬼神的崇拜,对与人世间不同的另一时空的追寻与探索,入冥复生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宗教故事中经常出现,通过进入冥界,又通过复生,从而传达出入冥之人在冥界中的所见所闻。本文以宋前文言小说为背景,具体分析入冥复生故事的情节主线,并涉及到其独特的时空观念以及文化价值与影响,具体阐释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为“入冥复生”故事作界定,阐述宋前文言小说入冥复生故事的基本情节结构。然后,梳理出学术界关于入冥复生故事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析宋前文言小说入冥复生故事的入冥原因及途径。在入冥原因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因罪被拘、冥府征吏、冥吏错勾以及其他原因。关于入冥之途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梦中入冥、冥吏拘摄、误入冥界等其他方式。进而分析出入冥者的被动与无奈,与后世同类作品的入冥途径有很大不同。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入冥复生故事中冥界游历这一重要环节。首先是入冥者进入冥府后要接受冥界审判,罪恶深重者要接受惩罚,如果有功德也可以折罪,并从中折射出因果报应观念。接下来展现入冥者在冥界的所见所闻,包括其城池和官署的建筑以及地府的种种残酷刑法。最后,对冥府人物进行分析,展现冥神、冥吏生活化的特征与表现,同时揭示出冥府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以及劝善惩恶的观念。第四部分:从复生方式进行探析,关于入冥复生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即依靠自身力量而获得重生,第二类即依靠外力得以再生,第三类即一些无过放还等其他方式。接下来,通过入冥者不同的复生方式,进一步探讨入冥复生故事“复生”大团圆结局的意义和作用。第五部分:从入冥的时空观念入手,探析冥界空间地理位置的选择和设置以及空间的距离与转换,进一步了解和展现作者之超常想象,并结合传统丧葬习俗阐释冥府时间观,主要从还阳期限、阳世、阴世的时间差,以及时间的超越与延长等方面来探讨。第六部分:阐释入冥复生故事在哲学、宗教、民俗、文学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七部分:对本文进行概括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
本文编号:2806747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龚贤;;佛教宇宙观和生命时间观与南朝志怪小说[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丛海云;佛教地狱观与中古游冥小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6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0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