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汪仲洋及其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16:11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汪仲洋其人其诗:第一部分探讨汪仲洋生平和著作。生平着墨最多,经过考证推知汪仲洋卒年为道光二十四年(1844),其著作也由两种补为六种。第二部分为汪仲洋交游考,讲述了他与士人群体的交游,重点介绍了他与林则徐、颜检两人的交往过程。第三部分探讨汪仲洋《心知堂诗稿》的主要内容。根据诗歌题材将其分为题画诗、咏物诗、即事诗、交游诗、纪游诗、咏史诗、哀悼诗、政事诗八类,其中政事诗记载了汪仲洋任职浙江时的几件案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第四部分阐述汪仲洋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五部分探究汪仲洋的诗学渊源和影响。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22
【部分图文】:

乡试,刻本,同治


一 求学科考(1777—1817)汪仲洋,字少海,号海门,室名心知堂,四川成都人。清嘉庆六年(1801)举人,二十二年(1817)大挑一等,二十四年(1819)任浙江乡试同考官。原任浙江钱塘县知县,历署桐庐、山阴、海盐、余姚等县,钦加六品衔,赏戴蓝翎。江苏候补知县,敕授承德郎晋赠资政大夫、江苏候补道、徐州府知府加四级。十岁失恃,十一失怙。根据汪仲洋之孙汪宪哲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乡试xC卷可知汪仲洋父亲汪国栋敕封承德郎,晋赠资政寺夫,江苏候补道徐州府加四级;母亲周氏敕封安人,晋封夫人;汪仲洋上有一姊与年长十五之兄汪载凈,汪载凈驰封承德郎;汪仲洋妻朱氏敕封安人,继室朱氏晋封夫人。仲洋有三子一女,长子汪岱孙,号奋斋,国学生。河南西平县知县,调署上蔡县知县。钦加知州衔,诰授奉直大夫。次子汪尧辰,国学生。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顺天乡试,首荐南河候补通判,署理丰北通判,历保同知直隶州知州、候补知府、江南徐州府知府。著有《求是斋试帖》。三子汪尧庚,号慕白,国学生。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顺天乡试,首荐光禄寺署正衔盐运使司运同衔,诰授中宪大夫。著有《怡性堂诗稿》现存国家图书馆。①下表也是根据这份乡试xC卷整理出的“汪仲洋家世表”,以供参看

巴蜀,风景,李白,狂浪


图 3.2汪仲洋一路北上,遍咏山川美景,他最有感触写得最好的自然是瑰丽崔巍的巴蜀。巴蜀山多路少,易守难攻,李白更使“蜀道难”深入人心。汪仲洋继承了李白想放的特点,在巴蜀险恶的环境下他写下了一首首险峻的巴蜀山水诗。如描写三峡pg之险:“云间落怒猊,倒吸夔门浪。腹饱忽痴重,腾风不得上。”①又如《过 鱼诗不仅刻画了舟人的动作,还加上了坐船客人的心理描写,使得行舟的艰险更加具感:青天白日雷轰鸣,上游十里闻滩声。客心惴惴目相顾,轻舟待与江神争。滩声渐渐急,过窗云树纷不一。船头忽高船尾低,一江狂浪作山立。冯夷击鼓湘灵愁,贝出水晶球。圆光一闪打怀落,散作千珠跳不休。篙师柁工皆色变,万棹死与蛟龙(清)汪仲洋:《心知堂诗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诗文集汇编》第 523 册,2010 年,第 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呂心;;新f縖J];敦煌吐鲁番研究;2016年01期

2 胡月明;;挑战文化平庸[J];作文通讯;2017年Z2期

3 宋雪春;;2015年敦煌[x研究娭著目

本文编号:2807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07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b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