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刘师培文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17:35
   上个世纪之交,由于频频入侵的外国势力,国内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学术界的固步自封,“开眼看世界”的风气使外来思想不断传入华夏大地。在此影响之下,传统文论如获新生,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众多学贯中西的理论家在近代文学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学大师刘师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集传统学术之大成的基础之上,会通西学新知,求新求变,在近代文论史上独树一帜。本文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刘师培的文学思想。第一章阐述刘师培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围绕着“文学的本质乃是审美性”这一核心观点,从文笔观、骈文观、美术观等三方面深入展开论述。第二章主要阐述刘师培的文学进化论,首先解释了文学的起源是基于实用的目的,而后“趋虚”;其次论述了语言文字“由简趋繁”、“由深趋浅”的进化之理,并指出“俗语入文”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说明了文体在体式、体貌上因时而变,彰显了“由质趋华”的进化规律。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刘师培的批评实践。其一,变传统的文学批评标准“宗经”为“宗骚”,文学典范由“六经”变为“离骚”;其二,将“文本源于经”的传统文学观念变为“文本源于经、子”;其三,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进行批评研究,沿着“地域-民性-文风”的思路,体现了南“文”北“质”的文学风格。
【学位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娜;;刘师培中西文化观的历史考察[J];江淮论坛;2019年01期

2 史飞翔;;国学大师刘师培[J];教师博览;2012年06期

3 杨毅丰;;辛亥之际刘师培入川的来龙去脉[J];文史天地;2015年09期

4 姚秦川;;刘师培的成功“秘籍”[J];故事家;2019年12期

5 杨丽娟;;张重威与《刘氏五世小记》出版新史料考略[J];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6年02期

6 张宗子;;苏东坡的四段话[J];湖南文学;2017年07期

7 王晖;曾小月;;试论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年03期

8 郭院林;;刘师培治学特点平议[J];云梦学刊;2009年01期

9 郭院林;;取宏用精 开新启后——略论刘师培的治学特色[J];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02期

10 闻言;;资料详实 考证精审 公允平正 体例严谨——读《刘师培年谱长编》[J];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洪岩;;刘师培何以要背叛革命[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2 黄锦君;;刘师培入川形迹交游略考之一[A];长江流域区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第二届巴蜀·湖湘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王孝强;;刘师培的《左传》“义例”观[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黄轶;;有关《河南》几个问题的辨证[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5 万爽;;刘师培《伦理教科书》述要[A];伦理学与德育研究(2010年卷 总第五辑)[C];2011年

6 许结;;赋学:从晚清到民国——刘师培赋学批评简论[A];东方丛刊(2008年第1辑 总第六十三辑)[C];2008年

7 张永鑫;;声与诗[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辑)[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静;变革中的坚守:刘师培骈文观的生成及其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帆;刘师培与北京大学[N];团结报;2016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帆;刘师培与北京大学[N];团结报;2016年

4 顾农;刘师培怎样写文学史[N];中华读书报;2015年

5 徐有富;万仕国的刘师培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6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游宇明;民国学人事师之恭[N];深圳特区报;2014年

7 张倩侠;不该被遗忘的大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高星;怀珠韫玉的生命(上)[N];中国保险报;2018年

9 吴小鸥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刘师培:独树一帜的教科书编撰者[N];中华读书报;2014年

10 陈代湘;刘师培与《中国中古文学史》[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毛新青;刘师培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为刚;“名”的危机与“文”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3 余莉;扬州学派散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4 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金刚;卢梭的中国面孔[D];吉林大学;2013年

6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橘;刘师培文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2 吴居峥;论刘师培的汉魏六朝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于洋;论刘师培的上古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慧;刘师培的文学观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祝小娟;刘师培文法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胡岩;追寻“完全社会”与“完全人格”[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祥寒冰;刘师培普及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芳;刘师培无政府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傅

本文编号:2815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15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4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