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杜甫疾病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4:56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现存诗歌1458首,其中疾病诗205首,占他全部诗歌的14%。这些疾病诗是杜甫中晚年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心态的如实反映,反映出了杜甫中晚年贫病交加的真实状况。深入研究杜甫的疾病诗,对研究杜甫中晚年生平以及心态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学史意义。本文把杜甫的疾病诗按照他生平足迹进行统计,定居草堂、滞留夔州和漂泊荆湘这三个时期是创作高峰期,第一章首先对这三个时期的疾病诗创作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这三个时期的疾病诗,表现了诗人悲伤情感的由浅入深的变化。第二章阐述了杜甫疾病诗中体现的情感与心态,分别为忠君报国、建功立业、老当益壮的志向和思乡怀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其中,壮志难酬可以分为两点,一是杜甫怀才不遇之感;二是衰弱老病的身体限制自己报效国家的有心无力之慨。第三章从三个角度分别论述杜甫疾病诗的艺术特征,即沉郁的诗风、精当的炼字和贴切的典故。杜甫通过自己的疾病诗将沉郁的情感表现的更加深沉;通过炼字,来表达疾病的细微的变化;通过运用司马相如的典故叙述自己身体和心理方面与司马相如的共通之处。第四章论述杜甫疾病诗的文学史意义,通过结合陆游与刘克庄两个个案,分别阐述杜甫疾病诗中的儒者济世精神和杜甫通过疾病诗记录自己疾病史的被后世的继承情况。杜甫向来以儒者自命,“老儒”“腐儒”“儒生”等形象在他的诗歌中多有提及,这是他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杜甫通过疾病诗将这形象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在疾病诗中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位四处漂泊、生活困顿、身体衰弱但高扬悲天悯人精神的儒者形象,他的这种小我大国的情怀成为了忧国忧民人文精神的典范。
【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22
【部分图文】:

杜甫,疾病,数量统计


本文就是对这 205 首疾病诗进行研究。笔者将杜甫疾病诗的创作年限进行了统计统计,见图1-1:图 1-1 杜甫疾病诗创作数量统计图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杜甫疾病诗的创作从天宝十年(751)(《敬赠郑谏议十韵》)开始,到大历五年(770)(《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结束,经历了 19 年,可见持续时间之长。而且,杜甫在 40 岁创作的《敬赠郑谏议十韵》中说自己“多病休儒服”,说明那时他已经身患多种疾病。纵观杜甫疾病诗的创作数量,晚年时期数量较多。如若按照杜甫生平足迹做为分期依据,可大致分为六个时期,其疾病诗创作数量分布见图 1-2:图 1-2 杜甫疾病诗创作数量与生平分期统计图41955382420102030405060708090旅食京华 奔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晓音;;我读《杜甫评传》[J];名作欣赏;2019年16期

2 李寅生;;日本杜甫学会成立[J];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03期

3 刘雯;;近七十年来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综述[J];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03期

4 张舒艺;;2018年杜甫研究综述[J];杜甫研究学刊;2019年01期

5 殷满堂;;杜甫的胸襟与诗歌境界[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06期

6 ;《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总目录[J];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04期

7 郭红欣;;多面 细切 深挚——杜甫农村诗论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8 陈娜;;2017年杜甫研究综述[J];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02期

9 王克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美学意蕴分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年08期

10 高玉侠;周沭红;;论胡适的杜甫诗歌批评[J];语文学刊;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成武;;杜甫诗歌的自然科学资料价值举证[A];杜甫研究论集——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聂大受;;杜甫与陇山[A];陇山文化发展论集[C];2015年

3 刘国安;;论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根源[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C];2005年

4 何小静;;熔铸一生血泪 吟就千古绝唱——《登高》教学设计[A];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刘曼春;;杜甫史诗研究[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C];2009年

6 苗锐;;论元诗“宗唐得古”思想下的表现——以元代杜诗接受的几点问题为中心[A];文章、文本与文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四辑)[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艺;杜甫的政治思想:不只是儒家[N];中华读书报;2017年

2 ;杜诗精神之现代释义[N];中国书法报;2017年

3 ;名家书杜诗集联[N];中国书法报;2017年

4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N];中国书法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吴晓铃;杜甫“走出”国门 “桃园结义”再现成都[N];四川日报;2017年

6 驻四川记者 干德明;成都“人日”草堂人如织[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嘉;传千年文脉 承唐宋风雅 “杜甫千诗碑”展天府文化风采[N];成都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吴晓铃;刘跃进揭秘:杜甫为何被文学史选择?[N];四川日报;2019年

9 记者 张娓 通讯员 王霄蛟;探索杜甫“秦州诗”的文学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吴梦琳;李敬泽:每个人总会在某个时刻与杜甫相遇[N];四川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霜琴;杜甫两川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梁桂芳;杜甫与宋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3 姜玉芳;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4 安末淑;杜甫诗和韩国朝鲜时代诗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朋星;杜甫与先秦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6 鲁克兵;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黄桂凤;唐代杜诗接受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伏旭翠;杜甫《登高》的历代接受与当代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周秋实;杜甫疾病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3 李纬怡;刘文典《杜甫年谱》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韩乙堂;杜甫诗歌引用《诗经》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5 曾晶晶;两宋之际杜诗接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张一飞;解析大型原创舞剧《杜甫》的艺术构思[D];吉林艺术学院;2018年

7 张磊;论杜甫夔州诗中的悲[D];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

8 杨云;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下杜甫诗歌英译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9 刘琪瑶;杜甫早期的游历和诗歌[D];山东大学;2018年

10 米志艳;杜甫家族家风家学研究[D];烟台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3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33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d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