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的“风景”与革命叙事——论“十七年”小说的歌谣嵌入现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明;;身体与革命——论“革命+恋爱”小说的身体书写[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曹松;;“十七年”儿童文学中的革命话语叙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李跃力著《革命与文学的深层互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革命话语”研究》[J];新文学史料;2013年04期
4 张立群;;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革命话语”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5 吴宝林;;重返中国革命话语?——论近年对《阿Q正传》的几种新解[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1期
6 刘宏志;;话语嬗变与革命叙事的转型——田中禾《父亲和她们》对传统革命叙事的突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查玉瑶;张海元;;反抗与疏离:论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1958—1966)[J];菏泽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王建霞;;论“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女性的成长叙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秦法跃;;《创业史》的革命话语叙事[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4期
10 戚学英;;土改小说中的苦难言说——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中心[J];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杰;现代革命语境中的复仇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天才;革命的时代镜像[D];浙江大学;2004年
3 陈日红;广西苗族歌谣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4 赵牧;“后革命”:话语与叙事[D];上海大学;2009年
5 张冀;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鲍焕然;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王文参;五四新文学的民间文学资源[D];兰州大学;2006年
8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静;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李海英;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D];河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品卿;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革命话语[D];兰州大学;2007年
2 李光宝;“十七年”小说中的身体书写[D];河北大学;2011年
3 冯妃;汉代歌谣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年
4 杨盼盼;《歌谣》周刊中的歌谣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5 赵叶花;先秦歌谣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汪青梅;“五四”歌谣运动与早期白话诗创作[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欣;维吾尔歌谣的民俗学价值[D];伊犁师范学院;2014年
8 盖文文;革命·红色·民间想象[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9 林立荣;新世纪小说“革命叙事”论[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徐亮;“后革命氛围”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革命叙事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5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3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