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21:01
北大汉简在文献、文字、考古、文学研究等方面都具备重要的价值,目前对北大汉简系统的文学研究相对较少,这是一个研究契机。从文学角度入手,择选竹简中文学色彩浓郁的作品,包括训体文学《周驯》、史书文学《赵正书》、俗赋《妄稽》、赋体《反淫》进行深入解读,挖掘作品自身的文学艺术特色,同时将四部作品的文本内涵进行横向比较,抽离整合,发掘其共同的文学创作规律;并将其还原到作品的创作时代,以纵向的历史发展的眼光,运用二重证据法,对比同时期的相关作品,探究其与传世文献的相互生发关系,进而对该批竹简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进行定位。本文共五章,绪论部分对北大汉简的整体文献状态进行梳理,并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思路。后四章,每章以一篇文学作品为主,根据自身文体特色进行研究。第五章,整合四篇文章,从中抽离其文学共性,进行文学理论阐发,进而对北大汉简的文学地位进行定位。本文选取文学色彩浓郁的四篇文章进行演究,其中《周驯》继承《尚书》训体的格式,以周昭文公训诫共太子为背景,引经据典,讲述为君治国之道。形式上具备固定套语,训诫语气明显,带有周朝礼制形式,其文本底本应以史书资料为基准。然察其语言整饬,引用丰富、连珠排比,有修饰增扩的痕迹,展现诸子说理遗风,形成自身独特的记言特色,也反映出层累成书的过程。《赵正书》记载秦王第五次出游过程中因病驾崩,临终前托孤,立胡亥为二世,以及二世即位后,更始天下,朝廷动荡及灭亡的事件。文章展现的历史重要关节与《史记》的相关记载出入较大,这反应出不同创作者的政治立场和选材取向。而两文的部分内容如李斯述情、子婴进谏等内容语句如出一辙,又反映出两书的取材来源应同出一源。这为我们研究汉人对秦代历史评价的态度,以及当今视野下重新审视秦汉历史,提供了新资料。分析《赵正书》的叙事艺术,又可看出其重视记言的特质,与语体文学构篇方式相似,这与《史记》记事不同,展现其独特的记事记言特色。《妄稽》的发掘,结束了尹湾汉简《神乌赋》为西汉俗赋的孤证局面,丰富了人们对文学类型和文学整体风貌的认知。《妄稽》丰硕的词采、百转千回的情节构造,在叙事文学上具备一定艺术性。《妄稽》的人物形象塑造丰满立体,且与主旨照应。寓教于人物形象之中,是文章塑造人物的一大特色。借助《妄稽》的文本内容,结合时期相当的传世文献著作,可窥探汉代对女性道德的塑造。《反淫》与枚乘《七发》文本内容相似,两者必然存在联系。但《反淫》篇幅和内容又较《七发》丰富,且文末增加了对黄老道家思想深入的解说,反映出文章借黄老道家劝讽世人,不要耽于淫乐,清静守虚以强健魂魄的劝诫意味。横向比较四部作品,可发现它们都具有重视记言的特性,带有“教材”性质,以及诸子论说的遗风现象。秦末汉初正是诸子消融的时期,以文采见长的纵横家也开始向专门的辞赋家、文言家转变,蕴含着文学自觉的人文因素和文体因素。
【学位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周驯》训体文学研究
1.1 《周驯》研究概述
1.1.1 竹简成书年代与抄写年代判定
1.1.2 文字考释与文义释读
1.1.3 关于《周驯》内容的研究
1.2 “非骏勿驾,毋使肖人也……”一句的文学解读
1.2.1 “非骏勿驾,毋使肖人也……”一句的解读情况
1.2.2 从文学角度看“非骏勿驾”一句
1.3 《周驯》训体特色分析
1.3.1 训体概述
1.3.2 《周驯》的训体特色
第二章 《赵正书》史书文学研究
2.1 《赵正书》研究概述
2.2 《赵正书》与《史记》异同之比较
2.2.1 《赵正书》与《史记》文本内容之比较
2.2.2 人物形象比较
2.3 《赵正书》与《史记》渊源
2.3.1 《赵正书》为《史记》提供素材
2.3.2 《赵正书》与《史记》部分内容同出一源
2.4 《赵正书》叙事艺术分析
2.4.1 《赵正书》“腾空”的俯视叙事视角
2.4.2 《赵正书》记言特色
第三章 《妄稽》俗赋文学特色研究
3.1 妄稽研究概述
3.2 《妄稽》俗赋性质再探
3.2.1 汉赋与俗赋
3.2.2 妄稽的俗赋特征
3.3 《妄稽》人物形象塑造
3.3.1 妄稽:“丑妇+妒妇+痴女”的三重形象
3.3.2 虞士:“美妾+怨妇”的双重形象
3.3.3 周春:“名士+怨夫”的双重形象
3.4 《妄稽》叙事手法
3.5 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妄稽》研究
3.5.1 《妄稽》中对汉代女性“妒”的批判
3.5.2 从《妄稽》看汉代对女性道德的塑造
第四章 《反淫》赋体文学研究
4.1 《反淫》研究概述
4.2 《反淫》的文学风貌
4.2.1 《反淫》的赋体性质
4.2.2 《反淫》的“问答体”形式来源
4.3 《反淫》的内涵解读
4.3.1 《反淫》题解
4.3.2 《反淫》讽诫的创作主旨
第五章 北大汉简的文学性质及其地位
5.1 文学性质:教化性、讽谏性
5.2 文学地位:过渡中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3772
【学位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周驯》训体文学研究
1.1 《周驯》研究概述
1.1.1 竹简成书年代与抄写年代判定
1.1.2 文字考释与文义释读
1.1.3 关于《周驯》内容的研究
1.2 “非骏勿驾,毋使肖人也……”一句的文学解读
1.2.1 “非骏勿驾,毋使肖人也……”一句的解读情况
1.2.2 从文学角度看“非骏勿驾”一句
1.3 《周驯》训体特色分析
1.3.1 训体概述
1.3.2 《周驯》的训体特色
第二章 《赵正书》史书文学研究
2.1 《赵正书》研究概述
2.2 《赵正书》与《史记》异同之比较
2.2.1 《赵正书》与《史记》文本内容之比较
2.2.2 人物形象比较
2.3 《赵正书》与《史记》渊源
2.3.1 《赵正书》为《史记》提供素材
2.3.2 《赵正书》与《史记》部分内容同出一源
2.4 《赵正书》叙事艺术分析
2.4.1 《赵正书》“腾空”的俯视叙事视角
2.4.2 《赵正书》记言特色
第三章 《妄稽》俗赋文学特色研究
3.1 妄稽研究概述
3.2 《妄稽》俗赋性质再探
3.2.1 汉赋与俗赋
3.2.2 妄稽的俗赋特征
3.3 《妄稽》人物形象塑造
3.3.1 妄稽:“丑妇+妒妇+痴女”的三重形象
3.3.2 虞士:“美妾+怨妇”的双重形象
3.3.3 周春:“名士+怨夫”的双重形象
3.4 《妄稽》叙事手法
3.5 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妄稽》研究
3.5.1 《妄稽》中对汉代女性“妒”的批判
3.5.2 从《妄稽》看汉代对女性道德的塑造
第四章 《反淫》赋体文学研究
4.1 《反淫》研究概述
4.2 《反淫》的文学风貌
4.2.1 《反淫》的赋体性质
4.2.2 《反淫》的“问答体”形式来源
4.3 《反淫》的内涵解读
4.3.1 《反淫》题解
4.3.2 《反淫》讽诫的创作主旨
第五章 北大汉简的文学性质及其地位
5.1 文学性质:教化性、讽谏性
5.2 文学地位:过渡中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存良;;《苍颉篇》的版本、流传、亡佚和再发现[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2 何晋;;文学、家庭和女性——以《妄稽》和《孔雀东南飞》的比较为例[J];浙江学刊;2014年03期
3 孙淑霞;;《仓颉篇》研究综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朱凤瀚;;北大汉简《苍颉篇》概述[J];文物;2011年06期
5 傅刚;邵永海;;北大藏汉简《反淫》简说[J];文物;2011年06期
6 何晋;;北大汉简《妄稽》简述[J];文物;2011年06期
7 蔡先金;孙东华;;历史的浪漫:司马迁的蔺相如叙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曹虹;;从“古诗之流”说看两汉之际赋学的渐变及其文化意义[J];文学评论;1991年04期
9 毕万忱;试论枚乘的《七发》[J];文史哲;199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紅薇;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集釋及字表[D];吉林大学;2015年
2 杨琳;简帛文献的俗文学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3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