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说文艺民俗的审美研究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文艺民俗的内涵及其审美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文艺民俗内涵与特征
1.文艺民俗的内涵
2.文艺民俗的特征
(二)文学民俗审美的承载
1.民俗的文学指向
2.民俗的审美属性
(三)文艺民俗学的理论梳理
1.文艺民俗学学科界定
2.文艺民俗人学观理论
3.文艺民俗的审美作用
二、萧红小说文艺民俗的审美呈现
(一)物质文化民俗
1.饮食文化民俗
2.居住文化民俗
3.商业文化民俗
(二)社会人生民俗
1.婚姻礼俗
2.丧葬礼仪
(三)心仪信仰民俗
1.岁时节日民俗
2.宗教信仰民俗
三、萧红小说文艺民俗的叙事视阈
(一)民俗心理的多维表达
1.“家国同构”的政治民俗心理
2.“土地本位”的伦理民俗传承
3.“封建务实”的社交民俗观念
(二)民俗群像的深刻雕摹
1.“受刑罚”的女人
2.荒谬的“空心人”
3.“混沌”的“中间人”
(三)民俗叙事的审美建构
1.场景化
2.情节化
3.意象化
四、萧红小说文艺民俗的生成语境
(一)乡土中国的社会基质
1.乡土溯源
2.乡土精神
(二)危难东北的民俗生态
1.自然场域
2.社会场域
(三)内在发酵的审美经验
1.人生经历
2.审美取向
五、萧红小说文艺民俗呈现的价值与意义
(一)审美价值
1.“有形反抗”:突破人性局限的深刻洞察
2.“无形反抗”:超越生命有限的终极关切
(二)现实意义
1.生态建设意义
2.文化建设意义
3.文学民族化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吉丹;;对萧红小说中父亲角色不在场现象的考察[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年08期
2 李云;;萧红小说中女性意识研究综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年01期
3 王莹;;萧红小说的审美价值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4 吴永展;;萧红小说的儿童叙事探究[J];明日风尚;2018年19期
5 萨仁图雅;;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8年27期
6 徐妮娜;;语言陌生化——萧红小说的魅力表达[J];青年文学家;2016年36期
7 鞠艳丽;;浅谈萧红小说的女性悲剧[J];报刊荟萃;2017年02期
8 米奕夫;;萧红小说的语言魅力与陌生化风格分析[J];北方文学;2017年11期
9 郭雄;;浅析萧红小说中的乡土气息[J];作文教学研究;2015年05期
10 郭雅婷;;萧红小说的戏剧化特征[J];中国市场;2013年2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艳萍;姜敬爱与萧红小说创作之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馨予;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彬彬;萧红小说的女性身体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3 代熙熙;萧红小说文艺民俗的审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4 尤克玉;民间文化视野中的萧红小说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5 刘馨逸;萧红小说艺术的情绪与节奏[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钟蓓蓓;萧红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
7 沙媛媛;萧红小说的空间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娇娇;萧红小说的叙事学解析和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银方;论萧红小说的空间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贾倩;萧红小说的叙事策略[D];宁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5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