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

发布时间:2020-10-21 07:06
   迟子建,当代文坛风格稳定且作品高产的作家。其作品覆盖了长篇中篇短篇以及散文多种文体,在各个领域都颇有成就。本论文以“边缘人”为线索,通过分析迟子建边缘情结,探讨“边缘人”与迟子建文学创作的微妙关系,并梳理出“边缘人”的形象谱系,展示“边缘人”命运的复杂性和种种生存相,进而体察迟子建内敛深沉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探索其艺术风格。本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前言概述迟子建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边缘人”的概念界定和范围圈画。结语探讨迟子建“边缘人”创作的独特意义。除了前言和结语,本文共分为三大章节:第一章迟子建“边缘人”创作探源。本章透过成长经历、地缘文化、精神诉求三方面发掘她与边缘人物间微妙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释边缘人物存在的独特意义。第一节从迟子建边缘情结入手。第二节考察迟子建的精神诉求。迟子建为被忽略、边缘化的群体发声,表现出她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充分尊重,对人性淡漠的伤怀与反思。第二章迟子建小说世界中的“边缘人”形象群。本章围绕“边缘人”形象系列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具体论述。依据人物所处的社会位置和生存境地,结合迟子建大量的文本,对小说中出现的“边缘人”形象群进行谱系的梳理。第三章“边缘人”创作的艺术手法。本章分析迟子建“边缘人”创作的艺术手法。从准确把握生活细节、人与自然交融的诗意语境、多维度氤氲文本情境三方面切入,探索迟子建的创作内在机制和规律,以及朴素日常写实与浪漫诗性情致兼具的艺术风格。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迟子建“边缘人”创作探源
    (一)迟子建的边缘情结
    (二)迟子建的精神诉求
二 迟子建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群
    (一)徘徊在城乡边缘的“进城人”
    (二)生活在城市下层的小市民
    (三)地域文化的“异乡人”
    (四)社会外围的“边缘人”
三 “边缘人”创作的艺术手法
    (一)准确把握日常生活细节
    (二)创设自然与人交融的诗意语境
    (三)色彩、声音、气味多角度氤氲情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奖感言[J];芳草(经典阅读);2015年Z1期

2 杨姿;;在望不见的地方前行——迟子建《群山之巅》的精神之眼[J];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06期

3 孙胜杰;;迟子建小说中的“河流与女性”母题论[J];文艺评论;2015年11期

4 田泥;;笔尖上的天使栖居——以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当代文坛;2015年06期

5 迟子建;刘传霞;;我眼里就是这样的炉火——迟子建访谈[J];名作欣赏;2015年28期

6 徐勇;王迅;;全球化进程与“中间地带”的“乡镇写作”——以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为中心[J];文艺研究;2015年09期

7 王立宪;;生存状态的巧妙展示——读迟子建《别雅山谷的父子》[J];文艺评论;2015年07期

8 翟永明;;“到处人间烟火”——迟子建中短篇小说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9 金钢;;悲欣交集的中国北疆世界——评迟子建《群山之巅》[J];文艺评论;2015年05期

10 欧阳澜;汪树东;;古典美学的现代镀亮——从《群山之巅》看迟子建长篇小说新的艺术追求[J];文艺评论;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日君;黑土地的守望者[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9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9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