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汤显祖序体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14:27
   汤显祖(1550-1616)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临川四梦”奠定了他在戏曲领域的崇高地位,戏剧创作的巨大成功掩盖了他诗歌、散文的光芒。汤显祖诗文创作成就虽难以比肩戏曲,却也卓有所成,但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却比较少。可喜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汤显祖诗歌、散文研究渐渐兴起。汤显祖散文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尺牍、赋、八股等文体,而对他的序体文研究则付之阙如,目前未见有相关专题论文出现。现存汤显祖序体文有85篇,数量仅次于尺牍。汤显祖序体文不同于一般的应酬之作,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内容,并自成特色。故本论题在学术研究价值和意义上具有开拓性。序体文是一种应用文体,拥有悠久的写作历史。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序体文从附属文体逐渐演进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其内部衍生出书序、赠别序、寿序等三大主要的序文类型,并形成一定的写作规范。序体文发展至晚明时期,由于它具有的人际应酬功能,三大主要序文类型的写作仍在社会中长盛不衰。汤显祖序体文侧重于书序文的写作,赠序文及寿序文则鲜少为之。汤显祖序文创作类型的选择宣示了汤显祖异乎时人的为序态度。汤显祖序文中涉及到的序主几乎都来自江西、浙江与南直隶一带,而以江西籍序主为最多,这与汤显祖本身祖籍江西临川及他的仕宦经历有极大的关系。序主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进士的身份且有为官的经历,这体现了汤显祖对进士-官员群体的身份认同。在这些序主之中,有一部分在日后被划归为东林党成员。汤显祖的序体文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其中阐发了忠孝观、文学观、历史观、时事政治观等等。汤显祖的忠孝观体现为不忘祖先遗泽、不忘家中至亲、光耀家族门楣以及对君忠诚四个方面,故而汤显祖在序体文中体现的忠孝观并未超出儒家传统忠孝理念。但有鉴于晚明社会所倡导的儒家道德(如忠孝观)难以落诸实践的现实,汤显祖在其序文中反复申述以求用世。汤显祖在其序文中提出了诸如“主情论”“文气论”“文学地域观”等文学理念,赞成广泛学习而反对“门户之争”,提倡文学要追求“材力”与“灵性”的结合,主张文章要追求意在言外的美感。这些文学观既吸收了前人的成果,又有针对性地发展了前人的成果。汤显祖在序体文中提出的历史观着眼于他对历史规律的总结,并对与屈原、季札、岳飞等历史人物的相关历史进行了翻案。这体现了汤显祖对现实政治的考量,常常以古论今以揭示本朝的政治得失,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汤显祖为好友赵邦清曾作7篇序体文,汤显祖在其中反复申述赵的忠而被谤、能而不用。汤显祖一再为赵写作序体文,一方面源自二者为投契的朋友,另一方面则带有用世之意,即以赵邦清为例为当代一批正直有为的官员不幸遭遇鸣不平,以此揭示晚明黑暗的政治生态。汤显祖一生都致力于精进自己的文学创作。为此,他一直在向古代先贤的文章学习。汤显祖从早年学习六朝到中年学习北宋古文,其散文创作不免受到二者的影响,这在他的序体文中也可寻得端倪。由于科举制度在明代的广泛影响,在汤显祖序体文中,说理往往引经据典,亦常带有“时文”气。在汤显祖序体文中叙事占有较大比重。汤显祖叙事简而有法,善于对写作素材进行有效的剪裁。汤显祖序体文中的叙事,或充满感情力量,或赋有幽默机趣,或具有小说笔法,或兼其三者。这些都为并不以叙事为主要目的的序体文增加了较强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学位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汤显祖散文研究及序体文研究综述
第一章 汤显祖序体文梳理分析
    第一节 序体及晚明序体文概说
        一、释“序”及其类型特点
        二、晚明序体文的发展
    第二节 汤显祖序体文梳理分析
        一、序体文类型
        二、汤显祖序体文序主身份
        三、汤显祖序体文中所涉著述、文集
第二章 汤显祖序体文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汤显祖序体文“忠孝”观的体现
        一、缅怀先祖
        二、不忘至亲
        三、光耀门楣
        四、对君忠诚
    第二节 汤显祖序体文中的文学观
        一、主情论
        二、“材力”“灵性”与“尚奇”
        三、讲求文气
        四、意在言外的诗歌美学观
        五、文学地域观
    第三节 汤显祖序体文中的历史评论
        一、审时度势,总结历史规律
        二、独具只眼,喜作翻案文章
    第四节 “赵邦清”系列序文体现的现实政治图景
        一、“赵邦清”系列序文概况
        二、序中歌颂赵邦清治滕业绩
        三、序文重点反映赵邦清罢官后的心态变化
        四、赵邦清系列序文中的明代官场独特生态
第三章 汤显祖序体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汤显祖序体文文风形成的历史探源
        一、明代六朝派对汤显祖序体文创作的影响
        二、北宋古文对汤显祖序体文写作的影响
    第二节 汤显祖序体文的时代特色
        一、引经说理
        二、汤显祖序体文中的“时文”气
    第三节 汤显祖序体文叙事特色
        一、“生生之仁”,叙事有情
        二、幽默叙事,寓理其中
        三、叙事有法,善于剪裁
        四、小说笔法,叙事传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佳;沈文凡;;北宋记体文研究文献考论[J];图书馆学研究;2018年10期

2 赵运涛;;先秦“记”体文的生成方式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年02期

3 陈为兵;;论王禹偁记体文的内在特征及价值[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李佳;;从历代记体文分类看其文体意识发展[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5 贾庆成;;两汉的箴体文创作及其文学成就[J];南都学坛;2017年05期

6 吴振华;艾媛媛;;韩愈的记体文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7 周瑾锋;;说、说体文与小说[J];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04期

8 李华;李丽;;隔代育儿之中外谈[J];时尚育儿;2017年03期

9 曹芙蓉;;从《天论》篇试析《荀子》“论”体文[J];青年文学家;2017年23期

10 程听;;王安石记体文一窥[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朝蕾;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何李;唐代记体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瑞;说炜晔而谲诳[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杉婵;朝鲜高丽朝假传体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刘涛;南朝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玮;汤显祖序体文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帅志圆;宋代记体文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张曼莉;先秦“论”体文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年

4 刘爽;汉魏六朝箴体文流变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5 吴晓玲;《文选》所选书体文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6 牛贵元;五代记体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宋佳桦;三国时期书体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汐濛;五代十国记体文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9 苏清元;全祖望记体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王晓萍;苏轼“论”体文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0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0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b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