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诗歌用韵研究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2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
(二)研究现状
(三)蒲松龄生平及著作介绍
(四)韵文版本及材料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一、利用数理统计法划分韵部
(一)古体诗韵部的统计总表
(二)近体诗韵部的统计总表
二、蒲松龄古体诗音系研究
(一)蒲松龄古体诗用韵韵部分类
1.阴声韵
2.阳声韵
3.入声韵
4.韵部混押
(二)蒲松龄古体诗用韵特点
1.阴声韵用韵特点
2.阳声韵用韵特点
3.入声韵用韵特点
4.韵部混押特点
三、蒲松龄近体诗音系研究
(一)蒲松龄近体诗用韵韵部分类
1.阴声韵
2.阳声韵
3.入声韵
4.韵部混押
(二)蒲松龄近体诗用韵特点
1.阴声韵用韵特点
2.阳声韵用韵特点
3.入声韵用韵特点
4.韵部混押特点
四、蒲松龄诗歌用韵与李攀龙诗歌用韵的比较
(一)古体诗用韵分析比较
(二)近体诗用韵分析比较
(三)小结
五、蒲松龄诗歌韵谱
(一)古体诗韵谱
(二)近体诗韵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居铁;;灵山合韵[J];宝藏;2016年12期
2 吕胜男;;再谈《诗经》之耕、真合韵[J];天中学刊;2009年01期
3 陈秉新;;古音东冬不分续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4 张柏青;;试论古鼻音韵尾的演化[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5 马重奇;颜师古《汉书注》中的“合韵音”浅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李威;辛朝乾;;古合韵浅说[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7 倪博洋;;楚辞与战国楚方言阳声韵韵部合韵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刘忠华;;《说文解字注》“合韵”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Z1期
9 张冰;;试论段玉裁处理《诗经》“古合韵”字的原则[J];汉字文化;2011年05期
10 汪启明;《六书音均表·四》合韵字研究[J];楚雄师专学报;198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葵;《诗经》押韵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诺敏;蒲松龄诗歌用韵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张少辉;《庄子》韵文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范蔚蔚;凡歌合韵[D];中国音乐学院;2014年
4 周华飞;古音学“合韵说”研究史[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5 史维生;魏晋南北朝晋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银龙;《合并字学集篇》反切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宋美晶;许瀚之音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8 丁中山;先秦兵书的韵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日色雄一;《太素》古音研究及依韵校勘[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郭莹;从《说文解字注》看段玉裁的古韵分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3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