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体”新阐与《词论》重衡
【文章目录】:
一、《词论》的主要内容与价值取向
二、《词论》对《花间集序》词学思想的呼应
三、“别是一家”的辨体内涵与理论意义
四、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弛;评李清照的词学理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徐安琪;;论李清照的词学思想[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岳国钧;;“别是一家”的理论与“别是一家”的词——李清照《词论》再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4 霍海宏;宫震;;浅谈《词论》“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10期
5 申焕;;从诗词关系看李清照《词论》的词学意义[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顾晶晶;王万祥;;从《词论》中窥探李清照的词学审美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许金华;“别是一家”说与《词论》之关系试辨[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02期
8 敖敏;李新;;陈子龙的词学思想[J];语文建设;2014年24期
9 于广杰;;郑文焯的词学活动及清空词学思想[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张廷杰;李清照《词论》写作动因及其对南宋词坛之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3 刘红麟;晚清四大家词学与词作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东方乔;论佛教对唐宋词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3年
7 马强;沤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户伯涛;李清照《词论》研究之批评[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2 吕昱雯;厉鹗词学交游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陈丽丹;李清照《词论》研究析评与诗学思想再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响;晚清民国词人蔡嵩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彭颖琪;朱庸斋词学思想与实践[D];深圳大学;2017年
6 董洋;张炎词学思想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鸳;况、王词学“真实论”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8 陈昌云;明成化至隆庆末诗文辨体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慧聪;周密及其交游词人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10 万小云;中国古代词学领域温韦词接受差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3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