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敏的小说创作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鲁敏的家庭伦理写作
第一节 父亲——隐秘的窥探者
一、以“缺失”搁置“追寻”
二、用“物质”代替“缺失”
三、错位叙事中的无解追寻
第二节 母亲——实权的当家人
一、母亲形象的来源:作家的童年经历
二、冷漠的母子关系
三、敌对的母女关系
第三节 兄弟姐妹——相互映照的自己
一、兄弟姐妹的守护与救赎
二、兄弟姐妹的阶层分化与社会融合
三、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
第二章 鲁敏小说物象的追寻意义
第一节 镜子——女性
一、传统镜文化
二、当代镜文化
第二节 照片——记忆
一、“侵略性”的取景器
二、黑白遗像
第三节 月亮——梦
一、精神困境
二、梦的幻灭与毁灭
第三章 鲁敏小说主人公的行为特征
第一节 暗疾——精神的逃离
一、无节制的欲望吸引
二、精神压抑下的救赎
第二节 结婚——无奈的选择
一、物质诱惑下的妥协
二、难以割舍的身体本能
第三节 追寻——僵局下的挣扎
一、理想的追寻
二、无果的逃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攀;;小说的声色 田耳论[J];上海文化;2019年07期
2 骆同彦;;小说世界里的工厂风情与悲歌 刘建东小说集《黑眼睛》[J];上海文化;2018年03期
3 杨志平;;非主轩轾而力求特性——中西小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断想[J];中国比较文学;2018年02期
4 刘庆元;;《小说月报》域外小说叙事模式异化翻译的现代性[J];云梦学刊;2017年05期
5 刘宏志;;小说中的“慢”与“快”——以邵丽的小说为例[J];郑州师范教育;2017年04期
6 欧阳光明;;被重塑的“父亲”——论李浩小说中的“父亲”形象[J];新文学评论;2019年01期
7 刘火;;重构现实的丰富性——《四川小说》第九期的“四川70后作家小说展”读片[J];四川文学;2018年03期
8 田悦芳;;巴金小说中的时间隐喻[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02期
9 吴佳燕;;物质何以抵达心灵[J];长江文艺;2016年23期
10 ;视点[J];作品;201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华;小说叙事动力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2 李桂奎;中国写人学[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可可;知青小说叙事的演变及其背后[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杨永明;士者何为[D];武汉大学;2008年
6 王成军;二十世纪:中西小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凌瑶;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金月淑;韩国新小说叙事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文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奕含;论鲁敏的小说创作[D];吉林大学;2019年
2 扶玉婷;论回族作家马金莲的小说[D];阜阳师范学院;2019年
3 方程;狄更斯小说的听觉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朱艺佳;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民间手艺人书写[D];辽宁大学;2019年
5 李云飞;修辞叙事学视角下小说《耻》的叙事进程解析[D];辽宁大学;2019年
6 杨柳;埃科理论与小说的反讽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7 薛攀;论路内小说的小城书写[D];安徽大学;2019年
8 张晓莹;吉本芭娜娜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9 余慧敏;讲故事的摆渡者:约翰·伯格晚期小说《我们在此相遇》和《A致X》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10 王姣;新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身份意识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93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9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