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大霖、任大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3:45
乡土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一支,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此时崛起的任氏兄弟,凭借深刻的童年体验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从创作伊始便将目光投注到熟悉的故乡,自觉投身于乡土儿童文学创作,真切地表现这一地区的特殊生活风貌,为乡土儿童文学创作树立了不俗的典范。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立足于文本细读,从叙事内容、叙事特色和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任氏兄弟儿童文学的乡土叙事。绪论部分梳理了任氏兄弟的创作道路,说明论文的选题意义;从童年经验的强大内驱力、精神怀乡情结的驱使、鲁迅乡土“写实派”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分析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的成因;概述了任氏兄弟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任氏兄弟儿童文学的乡土叙事内容。叙事内容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对象,立足于任氏兄弟作品,统筹了乡土风格和儿童特质,在广泛的内容视域里梳理出四个方面:一是乡土苦难中的人性之美;二是新旧时代乡土少年儿童的心灵变迁;三是乡土儿童多彩的童心世界;四是乡土风貌的立体呈现。第二章主要论述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特色。通过对作品的研读,立足于最为朴素的本体,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概括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任氏兄弟的创作道路和论文的选题意义
二、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成因
三、任氏兄弟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内容
第一节 乡土苦难中的人性之美
一、乡土苦难中的浓浓亲情
二、乡土苦难中的真挚友情
三、乡土苦难中的邻里互助情
第二节 新旧时代乡土少年儿童的心灵变迁
一、旧时代奴役的阴影
二、新时代明朗的希望
第三节 乡土儿童多彩的童心世界
一、乡土儿童对动物的情深
二、乡土儿童对游戏的痴迷
第四节 乡土风貌的立体呈现
一、乡土自然风貌的美悲交错
二、乡土农作常识的趣味阐述
三、乡土风俗人情的传神刻画
第二章 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特色
第一节 童年经验下的儿童叙事视角
一、对乡土社会生存境遇的揭示
二、对成人世界的解构
第二节 第一人称乡土叙事的巧妙继承
一、增强文本的可靠性
二、渗透叙事主体对故乡的情绪
第三节 “泪中含笑”的幽默叙事语言
一、概述语言的幽默诙谐
二、人物语言的童趣盎然
第四节 散文化倾向的叙事方式
一、贴近乡土现实生活的体验
二、注重意象的描绘
第三章 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奠定了中国当代儿童小说最初的“乡土性”
第二节 呈现出新时期儿童文学最初的“悲剧”
第三节 感动今世的情感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在褒贬中成长[J]. 曾利君. 文学评论. 2011(01)
[2]苦难和悲剧的另类书写——论莫言乡土小说的幽默风格[J]. 郭群,姚新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3]论儿童视角小说的文体意义与文化意味[J]. 沈杏培. 当代作家评论. 2009(04)
[4]论鲁迅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可靠性[J]. 周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5]学会感动孩子──访秦文君[J]. 孙宏艳. 少年儿童研究. 2000(11)
[6]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J]. 曹文轩. 山东教育(幼教版). 2000(Z5)
[7]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J]. 吴晓东,倪文尖,罗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01)
[8]时间如何诗化回忆[J]. 吴其南.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1)
[9]论悲剧与儿童文学[J]. 王丹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1987(02)
[10]读儿童文学散文创作札记(关于《童年时代的朋友》《幼年》及其他)[J]. 周晓. 读书. 1981(06)
硕士论文
[1]试论儿童视角叙事[D]. 郭静思.青海师范大学 2015
[2]新时期儿童小说的乡土叙事研究[D]. 丁娟.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社会转型语境下的当代儿童乡土小说叙事研究[D]. 周明刚.浙江师范大学 2012
[4]论成长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D]. 张琳.黑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2557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任氏兄弟的创作道路和论文的选题意义
二、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成因
三、任氏兄弟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内容
第一节 乡土苦难中的人性之美
一、乡土苦难中的浓浓亲情
二、乡土苦难中的真挚友情
三、乡土苦难中的邻里互助情
第二节 新旧时代乡土少年儿童的心灵变迁
一、旧时代奴役的阴影
二、新时代明朗的希望
第三节 乡土儿童多彩的童心世界
一、乡土儿童对动物的情深
二、乡土儿童对游戏的痴迷
第四节 乡土风貌的立体呈现
一、乡土自然风貌的美悲交错
二、乡土农作常识的趣味阐述
三、乡土风俗人情的传神刻画
第二章 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特色
第一节 童年经验下的儿童叙事视角
一、对乡土社会生存境遇的揭示
二、对成人世界的解构
第二节 第一人称乡土叙事的巧妙继承
一、增强文本的可靠性
二、渗透叙事主体对故乡的情绪
第三节 “泪中含笑”的幽默叙事语言
一、概述语言的幽默诙谐
二、人物语言的童趣盎然
第四节 散文化倾向的叙事方式
一、贴近乡土现实生活的体验
二、注重意象的描绘
第三章 任氏兄弟儿童文学乡土叙事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奠定了中国当代儿童小说最初的“乡土性”
第二节 呈现出新时期儿童文学最初的“悲剧”
第三节 感动今世的情感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在褒贬中成长[J]. 曾利君. 文学评论. 2011(01)
[2]苦难和悲剧的另类书写——论莫言乡土小说的幽默风格[J]. 郭群,姚新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3]论儿童视角小说的文体意义与文化意味[J]. 沈杏培. 当代作家评论. 2009(04)
[4]论鲁迅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可靠性[J]. 周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5]学会感动孩子──访秦文君[J]. 孙宏艳. 少年儿童研究. 2000(11)
[6]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J]. 曹文轩. 山东教育(幼教版). 2000(Z5)
[7]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J]. 吴晓东,倪文尖,罗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01)
[8]时间如何诗化回忆[J]. 吴其南.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1)
[9]论悲剧与儿童文学[J]. 王丹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1987(02)
[10]读儿童文学散文创作札记(关于《童年时代的朋友》《幼年》及其他)[J]. 周晓. 读书. 1981(06)
硕士论文
[1]试论儿童视角叙事[D]. 郭静思.青海师范大学 2015
[2]新时期儿童小说的乡土叙事研究[D]. 丁娟.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社会转型语境下的当代儿童乡土小说叙事研究[D]. 周明刚.浙江师范大学 2012
[4]论成长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D]. 张琳.黑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2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0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