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鲁迅“抗日论”

发布时间:2020-12-14 18:35
  一二八战火燃起,鲁迅作为一个难民颠沛流离于租界等处,其居屋也被流弹击中,这段“偷生”体验奠定了鲁迅反日本军国主义、“反战”的立场或基调。鲁迅抗战时期的言行,尤其是鲁迅的抗日文本创作,是一个研究相对较少的课题。本论文在对鲁迅的相关活动和创作进行爬梳、整理的基础上,力图就鲁迅的“抗日论”及其大体面貌和主导倾向作一初步的考察。论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按杂文、书信、日记和回忆文章四类,搜罗了鲁迅几乎全部的抗日文本,介绍鲁迅相关文本的创作概貌;这种分类,依据于与“抗日”的关系,划分为“直接文”和“间接文”。其次,根据其主题,将这些文本的思想内容从五个方面,即反侵略的坚定立场,批判“空头爱国者”,关注抗战中妇女与青年问题,抗日文学问题以及自身和内部的省察,作了一个描述性的整理和考察。第二部分。力图以“问题意识”为统领,在上述基础上拓展研究。这一部分分别以鲁迅与“日本研究”,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延续:兼及中日国民性比较和“立人”与民族主义问题等三个方面为题,意图归纳鲁迅的相关思考和探索。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举国群情激昂的爱国洪流中,鲁迅往往发出一些批判之音,比如,对一些爱国行为和口号...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鲁迅的“抗日”文本创作概况
    第一节 鲁迅“抗日论”的背景与“体验”
    第二节 “抗日论”涉及的“文本”
        一、四类文本创作情况
            (一)鲁迅杂文中的“抗日论”文本
            (二)鲁迅书信中的抗日内容
            (三)鲁迅日记中的抗日记载
            (四)回忆文章中关于鲁迅的抗日内容
        二、鲁迅抗日文本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反侵略的坚定立场
            (二)批判“空头爱国者”
            (三)关注抗战中妇女与青年问题
            (四)抗日文学问题
            (五)自身和内部的省察
第二章 “反战”视角下的中国与日本
    第一节 鲁迅与“日本研究”
    第二节 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延续:兼及中日国民性比较
    第三节 “立人”与民族主义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东/西之间“发明儿童”——论民族政治与鲁迅的儿童观[J]. 李玮.  鲁迅研究月刊. 2018(11)
[2]政治态度与青春情绪——作为“民族主义者”的青年鲁迅[J]. 王琦.  鲁迅研究月刊. 2018(04)
[3]在“民族”与“国民性”之间——试论鲁迅“民族”观念的变迁与困惑[J]. 颜炼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8(03)
[4]鲁迅晚年与日本三大文人的交往史实考订[J]. 武继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5]浅析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及意义[J]. 吴帮乐.  社科纵横. 2017(05)
[6]出版文化、民族主义与上海文化场域——鲁迅与内山完造的交往史[J]. 赵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7]关于“东方”现代文学的“世界性”--以竹内好、石母田正和周氏兄弟对于民族主义的观点为例[J]. 坂井洋史,谭仁岸.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1)
[8]鲁迅笔下的抗战[J]. 孔见,景迅.  百年潮. 2017(01)
[9]从鲁迅杂文看民族反思精神[J]. 张秋郁.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9)
[10]文化民族主义的映射——佐藤春夫的鲁迅观探微[J]. 张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3)

硕士论文
[1]鲁迅与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D]. 范艳娥.辽宁师范大学 2012
[2]矛盾与困境:鲁迅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D]. 宋杰.西南大学 2010
[3]鲁迅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文学[D]. 赵一航.辽宁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16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16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9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