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阎连科创作实践中的现实主义流变

发布时间:2020-12-15 04:04
  作为“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阎连科已经是文学史无法绕过的存在。阎连科的创作对于当代文坛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寓言化”、“极致化”为主要特征的“荒诞现实主义”叙事风格与美学规范的建立。二是鲜明的批判立场与反叛姿态,主要体现为对“政治”、“革命”的解构与颠覆,直面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批判立场。这两大特征确立了阎连科的文学场地位,使他成为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吊诡的是,对阎连科的争议也恰恰源自于此。争论的焦点集中于阎连科的写作是对现实主义的超越还是一次乏力的背叛。总体而言,阎连科的创作经历了从“写实型”现实主义到“荒诞现实主义”的流变。事实上,对阎连科的争论,也是对现实主义叙事成规的争论。因此从源头厘清阎连科转变的原因是必要的,这既是理解阎连科及其创作的关键,也是研究8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流变的典型个案,对于丰富文学史图景有一定的意义。所以,研究阎连科创作实践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问题是解开争议之谜的关键所在,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心。阎连科早期的写作(1979——1988)基本处于对现实主义规范的模仿探索阶段。1988年《两程故里》的发表,标志着阎连科由早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转...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阎连科的研究现状
    (二)“写实”与“荒诞”:从《两程故里》到《年月日》
    (三)现实主义、荒诞现实主义、文学场等重要概念的梳理
    (四)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实主义的规范与阎连科转变前的写作及定位
    第一节 从边缘走来:现实主义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 仰仗土地:现实主义的题材选择
    第三节 现实主义规范与阎连科的文学场域定位
第二章 文学场域规范变动与阎连科的转变
    第一节 市场化转型与阎连科的转变
    第二节 文学评介机制对阎连科的塑造
        (一)文学资本的获取:文学评奖制度的引导
        (二)声望的累积与批评家的引导与塑造
    第三节 “禁书作者”与批判意识
第三章 从现实主义走向荒诞现实主义的考量与实践
    第一节 文学经验的匮乏与“寓言化”、“极致化”书写
    第二节 反叛姿态的塑造与面向文坛的写作
    第三节 “荒诞现实主义”争议探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阎连科创作年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2917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17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