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入史与武侠小说的文学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0-12-15 16:01
通俗文学入史一直是学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而作为通俗文学的主力军,武侠小说虽然在不同年龄阶层的读者群体中获得了可观的阅读量,但其在文学史的书面资源分配上却一直处于失衡状态。纵观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其一直以特定时代的文学价值观念为推动力量不断地进行改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国家话语与精英话语。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无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对于文学介入社会启蒙功用的强调,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统一要求,一直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史不曾为武侠小说预留位置。主流文化也一直将武侠小说视作逆流,并结合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为其扣上低俗粗鄙、蛊惑人心的帽子,彻底清除出大众视野。随着80年代大陆对武侠小说的解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武侠小说在“使文学史双翼同展”的期望下重新回到文学的舞台,而金庸这个被誉为侠坛巨掣的武林盟主也在各方努力的推动下一步步走进了文学殿堂,为武侠小说在文学史中找回了失落已久的文学身份。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从结构上看,武侠小说在各种文学史中通常出现在两个章节,一是“港台文学”,二是“通俗文学”。前者大多情况下是将武侠小说如...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 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从萌芽到成熟
第二节 新派武侠小说
第三节 后金庸时代
第二章 武侠小说在文学史中的书写过程与金庸入史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文学史
第二节 20世纪50-80年代的文学史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文学史
本章附录:文学史收录武侠小说部分情况统计表格
第三章 金庸入史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外部原因
一、香港文学的回归
二、奇异的阅读神话
三、延伸产业的影响
四、重写文学史助力
第二节 内部原因
一、金庸武侠小说高超的艺术技巧
二、金庸本人积极向文学中心靠拢
第四章 从金庸入史看武侠小说的文学史地位
第一节 雅俗共赏的神话
第二节 现代性的迷思
第三节 文学史的局限
一、规范的经典
二、流失的活力
三、个案的局限
第五章 武侠小说的本质与困境
第一节 武侠小说的本质
一、作为通俗文学的武侠小说
二、作为侠文化载体的武侠小说
三、不能忽视的文化缺陷
四、完整的武侠小说版图
第二节 武侠小说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18533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 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从萌芽到成熟
第二节 新派武侠小说
第三节 后金庸时代
第二章 武侠小说在文学史中的书写过程与金庸入史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文学史
第二节 20世纪50-80年代的文学史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文学史
本章附录:文学史收录武侠小说部分情况统计表格
第三章 金庸入史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外部原因
一、香港文学的回归
二、奇异的阅读神话
三、延伸产业的影响
四、重写文学史助力
第二节 内部原因
一、金庸武侠小说高超的艺术技巧
二、金庸本人积极向文学中心靠拢
第四章 从金庸入史看武侠小说的文学史地位
第一节 雅俗共赏的神话
第二节 现代性的迷思
第三节 文学史的局限
一、规范的经典
二、流失的活力
三、个案的局限
第五章 武侠小说的本质与困境
第一节 武侠小说的本质
一、作为通俗文学的武侠小说
二、作为侠文化载体的武侠小说
三、不能忽视的文化缺陷
四、完整的武侠小说版图
第二节 武侠小说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18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1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