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迟子建乡土小说的民间性

发布时间:2021-01-17 19:4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不仅聚焦对地域风情的描绘,更关注民间百姓生存的普遍性和对于命运的挣扎,而当时作家“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启蒙对象主要是民间百姓。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局的变换、经济制度的革新,国人思想意识崩塌重组,作家的写作内容和创作思路在更替,乡土文学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当代作家在时代变迁中发掘和构建新的乡土民间,迟子建可以说是一位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她小说中对东北民间风俗的开掘及人物的塑造,不仅承继了萧红等现代东北作家群凝眸故土的思索和深情,还有意识地站在当下,以现代意识发掘当代东北乡土民间极富于地域性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历史记忆、乡村礼俗等内容题材,写出了当代文学中极具民间性特征的乡土作品。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具体界定了“乡土小说”、“民间”等概念,并归纳了迟子建小说的研究,阐明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价值意义。第一章梳理了作家民间性写作立场的衍变,通过三个阶段讨论了作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民间性的特征,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民间性特征的成因。第二章则具体探究了迟子建小说叙述乡土民间的策略:其一是东北民间信仰和社会生活在其小说中的交汇冲突,重新肯定了以萨满教为信仰的生态价值和...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厘定:乡土小说与民间性
    二、研究迟子建乡土小说民间性的意义和价值
    三、迟子建小说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民间的生成
    第一节 迟子建民间写作立场的衍变
    第二节 民间性特征的成因
第二章 民间在迟子建小说中的呈现
    第一节 民间信仰与精神寄托
    第二节 民间伦理与理想主义
    第三节 民间记忆与历史叙述
    第四节 民风民俗与文化纽带
第三章 民间叙事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意味
    第一节 叙述视角的多维塑造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创新与重构
    第三节 温情风格与诗性语言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本文编号:2983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83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