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中的时调小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10:31
时调小曲是指明清时期流行的民歌小调,在明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明代戏曲中也经常使用时调小曲。本论文对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整理和论述分五个部分进行:第一章是引言,主要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对研究意义进行思考,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时调小曲的定义、盛行的原因以及它与戏曲之间的关系。时调小曲表示明代民间用流行的曲艺或曲调来演唱的盛行小曲,其盛行有三大原因,分别是经济的发展、文人的推崇以及自身文体的发展。时调小曲与戏曲之间具有水乳交融的关系。第三章是对戏曲中时调小曲的曲牌整理。先从时调小曲集中整理出时调小曲曲牌,其后考察它们在明代戏曲中的使用情况。但由于明代时调小曲曲牌众多,限于篇幅,只论述时调小曲最常见的十个曲牌。另外,将整理好的戏曲时调小曲附在文后。第四章是对戏曲中时调小曲的特质分析。它们的创作来源,有些直接来源于前人的诗歌,有些则源自明代坊间流传的小曲。它们表达的内容涵盖世俗生活各个方面,构成了广阔的的明代生活画卷。它们比民间时调小曲要雅致,但“俗”依然是它们最突出与最基本的特点,且“俗”中有趣,“俗”中有真。第五章是对戏曲时调小曲的舞台分析。演唱时调小曲的行当都是净、丑等配角...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时调小曲概述
2.1 时调小曲的定义
2.2 明代时调小曲盛行的原因
2.3 明代时调小曲与戏曲的关系
第3章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曲牌
3.1 明代时调小曲曲牌概况
3.2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曲牌分析
第4章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特质
4.1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来源
4.1.1 源于文人诗歌
4.1.2 源于明代社会流行的时调小曲
4.2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主要内容
4.3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特点
第5章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舞台作用
5.1 时调小曲的舞台演唱概况
5.2 戏曲中时调小曲的舞台作用
余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明代戏曲中的时调小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汤显祖戏曲中的时尚小曲[J]. 尹蓉,魏亚冲. 四川戏剧. 2017(02)
[2]明清小曲对明清戏曲的促进作用[J]. 冯建志. 四川戏剧. 2012(05)
[3]论吴歌的文学流变[J]. 刘大巍.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拓宽散曲研究的视野[J]. 赵义山. 文学评论. 2011(05)
[5]【寄生草】与【南调】曲牌的比较研究[J]. 谈欣.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1(03)
[6]明清民歌时调在戏曲中的传播艺术——以江西地方戏曲“广昌孟戏”为例[J]. 陈利利,章军华.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7]【挂枝儿】与【挂真儿】[J]. 时俊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8]论明清时调小曲的渊源与发展——以“凤阳花鼓戏”的生成为研究个案[J]. 李荣新. 北方论丛. 2007(03)
[9]论京剧的雅化及其鼎盛[J]. 王钟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明代民歌述评[J]. 崔晓西. 民俗研究. 1997(02)
博士论文
[1]明代文人与民歌[D]. 徐文翔.南开大学 2014
[2]明清散曲与歌谣时调互动研究[D]. 冯艳.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明代民歌研究[D]. 周玉波.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地方戏曲情系民歌[D]. 刘葳.兰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1113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时调小曲概述
2.1 时调小曲的定义
2.2 明代时调小曲盛行的原因
2.3 明代时调小曲与戏曲的关系
第3章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曲牌
3.1 明代时调小曲曲牌概况
3.2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曲牌分析
第4章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特质
4.1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来源
4.1.1 源于文人诗歌
4.1.2 源于明代社会流行的时调小曲
4.2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主要内容
4.3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特点
第5章 明代戏曲中时调小曲的舞台作用
5.1 时调小曲的舞台演唱概况
5.2 戏曲中时调小曲的舞台作用
余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明代戏曲中的时调小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汤显祖戏曲中的时尚小曲[J]. 尹蓉,魏亚冲. 四川戏剧. 2017(02)
[2]明清小曲对明清戏曲的促进作用[J]. 冯建志. 四川戏剧. 2012(05)
[3]论吴歌的文学流变[J]. 刘大巍.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拓宽散曲研究的视野[J]. 赵义山. 文学评论. 2011(05)
[5]【寄生草】与【南调】曲牌的比较研究[J]. 谈欣.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1(03)
[6]明清民歌时调在戏曲中的传播艺术——以江西地方戏曲“广昌孟戏”为例[J]. 陈利利,章军华.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7]【挂枝儿】与【挂真儿】[J]. 时俊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8]论明清时调小曲的渊源与发展——以“凤阳花鼓戏”的生成为研究个案[J]. 李荣新. 北方论丛. 2007(03)
[9]论京剧的雅化及其鼎盛[J]. 王钟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明代民歌述评[J]. 崔晓西. 民俗研究. 1997(02)
博士论文
[1]明代文人与民歌[D]. 徐文翔.南开大学 2014
[2]明清散曲与歌谣时调互动研究[D]. 冯艳.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明代民歌研究[D]. 周玉波.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地方戏曲情系民歌[D]. 刘葳.兰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1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6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