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的“再媒介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09:02
民间文学《珠郎娘美》是侗族最为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一直广泛流传于贵州、广西与湖南的侗族聚集地。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珠郎娘美》更是受到作家、批评家的关注,其传播媒介形态经历了口传文学、印刷文学、影视剧等异本形式的更替。《珠郎娘美》的媒介嬗变,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文人作品对民间口传文学的“再媒介化”;其次是影视剧对侗歌以及侗戏的“再媒介化”;最后是网络新媒介对传统歌、戏、影的“再媒介化”。与之相应,不同媒介形态下的《珠郎娘美》的内容由反映侗族人民审美的原初主题转化为反映多元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本文主要以《珠郎娘美》的各异本以及所改编的舞台剧及影视剧为研究对象。以“再媒介化”理论为视角,探讨不同媒介形式下《珠郎娘美》的叙事模式、审美风格以及思想内涵的特征,运用文艺社会学、叙事学、传播学等学科方法,注重研究产生变异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在绪论中,首先系统梳理了学界对侗族传统文化、《珠郎娘美》以及媒介理论的研究现状,“再媒介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主要阐述《珠郎娘美》产生与发展所依赖的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传统,主要涉及“珠郎娘美”中所体现的侗歌、侗戏的源流以及传统侗族的政治...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珠郎娘美》的元媒介生态
第一节 传统侗戏的缘起
第二节 《珠郎娘美》与侗族民间政治制度
第三节 《珠郎娘美》与侗族传统婚恋习俗
第二章 《珠郎娘美》的媒介嬗变
第一节 叙事诗与文琴戏:口传媒介中的《珠郎娘美》
第二节 从民间文学到文人作品:《珠郎娘美》的文本变迁..
第三节 舞台艺术、影视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珠郎娘美》的“再媒介化”
第三章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的表意分析
第一节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中的多元叙事
第二节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中的阶级意识
第三节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与民族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35010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珠郎娘美》的元媒介生态
第一节 传统侗戏的缘起
第二节 《珠郎娘美》与侗族民间政治制度
第三节 《珠郎娘美》与侗族传统婚恋习俗
第二章 《珠郎娘美》的媒介嬗变
第一节 叙事诗与文琴戏:口传媒介中的《珠郎娘美》
第二节 从民间文学到文人作品:《珠郎娘美》的文本变迁..
第三节 舞台艺术、影视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珠郎娘美》的“再媒介化”
第三章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的表意分析
第一节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中的多元叙事
第二节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中的阶级意识
第三节 《珠郎娘美》“再媒介化”与民族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135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35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