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文学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2 06:58
沈从文文学批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文章主要围绕沈从文的文学批评特色、成因以及沈从文文学批评行为对当下的启示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讨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特色。沈从文的批评文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方式多呈现着差异;沈从文文学批评的语言极具个性,文学批评语言多表现出散文式的优美和诗歌式的韵律,比喻、拟人和通感等写作方式频频出现;沈从文的批评方式具有感悟式风格,不乏一个创作者对文本独到的见解和思索;沈从文的批评文本具有创作化特点,不只是简单的鉴赏分析,更是一种个人化独特创作。第二章主要讨论沈从文文学批评特色形成的成因。沈从文的文学批评风格,与他独特的文学观是双向整合,互相统一的;与沈从文的创作体验息息相关,他的批评文本不仅具有逻辑性,更具有审美性;沈从文有着深厚的知识储备,他不仅有十分丰富的文学知识,还掌握着邻近学科的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为他的文学批评提供了美学准备。第三章主要讨论沈从文文学批评对当下的启示。批评方法应增添感悟色彩,忠实于文本,拥有自己的阅读感受,谢绝理论先行的批评套路;批评文体应追求多样化,批评家需要走出单一的话语圈,建立自己...
【文章来源】:聊城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特色
第一节 批评文体多样化
第二节 批评语言个性化
第三节 批评方法感悟化
第四节 批评文本创作化
第二章 沈从文文学批评特色形成的成因
第一节 文学观念熏陶
第二节 创作体验浸染
第三节 传统文化影响
第三章 沈从文文学批评行为对当代批评界的启示
第一节 增加感悟式文学批评
第二节 追求批评文体多样化
第三节 批评家具备创作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语境与人性话语:新时期初期的沈从文重评[J]. 任南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沈从文早期的文学批评[J]. 张新颖. 小说评论. 2016(05)
[3]“情绪的体操”之审美批评——沈从文文学批评论[J]. 张勇,陈铖.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4]“反差不多”论中的“差不多”——以“反差不多”运动中的茅盾与沈从文为中心[J]. 刘东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5]中西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沈从文研究综述[J]. 孙英馨. 求索. 2011(03)
[6]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J].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 2011(02)
[7]中国现代文论中的若隐传统——以“感兴”论为个案[J]. 王一川. 文艺争鸣. 2010(05)
[8]“人性”旗帜下的不同言说——李健吾和沈从文文学批评比较[J]. 刘亚琼.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9]古典批评文体的现代复活——以三位京派批评家为例[J]. 李建中.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10]在文体中徜徉——论沈从文的形式批评之二[J]. 孙明英. 沧桑. 2007(05)
硕士论文
[1]抽象的抒情[D]. 李屹.闽南师范大学 2013
[2]沈从文文学批评研究[D]. 王斐斐.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2
[3]论沈从文文学批评[D]. 莫华清.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沈从文审美批评研究[D]. 张磊.东北师范大学 2012
[5]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新论[D]. 肖垚.广西师范学院 2010
[6]略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D]. 谭天亮.南昌大学 2007
[7]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D]. 孙明英.湖南师范大学 2006
[8]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风格[D]. 王天英.河北大学 2005
[9]论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审美意识[D]. 李红艳.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另类批评的风采[D]. 刘海军.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38932
【文章来源】:聊城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特色
第一节 批评文体多样化
第二节 批评语言个性化
第三节 批评方法感悟化
第四节 批评文本创作化
第二章 沈从文文学批评特色形成的成因
第一节 文学观念熏陶
第二节 创作体验浸染
第三节 传统文化影响
第三章 沈从文文学批评行为对当代批评界的启示
第一节 增加感悟式文学批评
第二节 追求批评文体多样化
第三节 批评家具备创作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语境与人性话语:新时期初期的沈从文重评[J]. 任南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2]沈从文早期的文学批评[J]. 张新颖. 小说评论. 2016(05)
[3]“情绪的体操”之审美批评——沈从文文学批评论[J]. 张勇,陈铖.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4]“反差不多”论中的“差不多”——以“反差不多”运动中的茅盾与沈从文为中心[J]. 刘东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5]中西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沈从文研究综述[J]. 孙英馨. 求索. 2011(03)
[6]当代文学批评:问题与挑战[J].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 2011(02)
[7]中国现代文论中的若隐传统——以“感兴”论为个案[J]. 王一川. 文艺争鸣. 2010(05)
[8]“人性”旗帜下的不同言说——李健吾和沈从文文学批评比较[J]. 刘亚琼.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9]古典批评文体的现代复活——以三位京派批评家为例[J]. 李建中.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10]在文体中徜徉——论沈从文的形式批评之二[J]. 孙明英. 沧桑. 2007(05)
硕士论文
[1]抽象的抒情[D]. 李屹.闽南师范大学 2013
[2]沈从文文学批评研究[D]. 王斐斐.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2
[3]论沈从文文学批评[D]. 莫华清.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沈从文审美批评研究[D]. 张磊.东北师范大学 2012
[5]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新论[D]. 肖垚.广西师范学院 2010
[6]略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D]. 谭天亮.南昌大学 2007
[7]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D]. 孙明英.湖南师范大学 2006
[8]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风格[D]. 王天英.河北大学 2005
[9]论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审美意识[D]. 李红艳.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另类批评的风采[D]. 刘海军.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38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3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