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欧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5 18:14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特点和影响力的作家,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汉语欧化现象在她的白话小说作品中出现于词汇、词法和句法当中,提升了她作品的时代风格和现代韵味,成为了她的一种语言特色。本文将张爱玲白话小说作品中的欧化语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对具体出现的欧化现象的考察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得出一系列结论。本文的撰写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语料选取入手,总结归纳了现有的研究成果,指明张爱玲文学语言在语言学方面研究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点明了对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欧化的研究思路。第一章研究了张爱玲白话小说作品中语言欧化现象形成的外部环境影响和自身原因,并厘清了关于欧化的概念。从她所处的语言接触增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和语言环境、文学创作环境来研究外因。从她本人的出身、成长背景和学习经历来研究内因。并且做了一份关于汉语欧化现象以及对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欧化现象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第二章从词汇和词法方面对张爱玲白话小说的欧化现象进行考察。词汇词法的欧化现象有:使用较多外来新词汇、多用欧化的词缀与类词缀、词性的变化、...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与语料选取
一、张爱玲与汉语欧化
(一)语言接触带来的语言变迁大环境
(二)张爱玲的创作观念与态度
(三)汉语欧化概说
(四)关于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欧化现象的调查分析
二、张爱玲白话小说词汇和词法层面欧化现象考察
(一)词汇层面欧化现象
(二)词法层面欧化现象
三、张爱玲白话小说句法层面欧化现象考察
(一)语序的变化
(二)介词、连词的频用
(三)被动语句使用范围的扩大
(四)句子的延长
(五)破折号的多用
四、积极与消极欧化现象及欧化语言的影响—以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中的欧化现象为例
(一)张爱玲白话小说中积极与消极欧化现象
(二)对规范汉语欧化的启示
(三)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欧化现象的影响
五、结语
(一)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欧化研究总结与展望
(二)遗憾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言接触与汉语文白转型探论[J]. 徐时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2]语言接触下佛缘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 丁石林. 嘉应学院学报. 2018(01)
[3]蒙汉语言接触中的语言选择现象探析[J]. 王跃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2)
[4]语言接触理论视域下外来语对波多黎各西班牙语的影响[J]. 程煜琦. 文化学刊. 2017(10)
[5]语言接触引发语言变异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 刘韶华,魏玉清.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9)
[6]接触语言学视域下民族地区语言演变现象研究[J]. 张京花,李英浩.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7(02)
[7]鲁迅作品中的欧化语言探究[J]. 柳国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3)
[8]欧化白话与本土白话的融合与发展——沦陷时期上海写作的语言策略[J]. 张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9]汉语欧化语法研究综述[J]. 成嘉露.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6)
[10]语言接触研究对认识语言演化规律的迫切性[J]. 陈保亚. 汉藏语学报. 2016(00)
博士论文
[1]汉韩语言接触研究[D]. 朴庆珍.黑龙江大学 2018
[2]汉语英源外来词借用过程与机制[D]. 党静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3]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D]. 张威.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4]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 陈胜利.苏州大学 2014
[5]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D]. 尹延安.华东师范大学 2013
[6]汉语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D]. 黎洪.安徽大学 2012
[7]“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 武春野.复旦大学 2011
[8]论穆旦诗歌语言[D]. 叶琼琼.华中师范大学 2010
[9]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 李颖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10]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D]. 朱一凡.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张爱玲小说语言的欧化与传统[D]. 高旻晨.山东大学 2016
[2]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南宁葛家园平话研究[D]. 王珅.广西大学 2015
[3]路翎小说“欧化”问题研究[D]. 张梦瑶.中央民族大学 2015
[4]鲁迅作品的欧化语言研究[D]. 方晓璐.福建师范大学 2015
[5]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征[D]. 周魏.湖南师范大学 2014
[6]社会变迁与语言变迁[D]. 杨静.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4
[7]李欧梵散文中的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D]. 王旭.东北师范大学 2011
[8]现代汉语新词语多角度研究[D]. 杨博.辽宁师范大学 2010
[9]现代汉语语法欧化论的全新审视[D]. 庄黄腾.复旦大学 2009
[10]英语对汉语书面语的影响例谈[D]. 李菡.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27109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与语料选取
一、张爱玲与汉语欧化
(一)语言接触带来的语言变迁大环境
(二)张爱玲的创作观念与态度
(三)汉语欧化概说
(四)关于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欧化现象的调查分析
二、张爱玲白话小说词汇和词法层面欧化现象考察
(一)词汇层面欧化现象
(二)词法层面欧化现象
三、张爱玲白话小说句法层面欧化现象考察
(一)语序的变化
(二)介词、连词的频用
(三)被动语句使用范围的扩大
(四)句子的延长
(五)破折号的多用
四、积极与消极欧化现象及欧化语言的影响—以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中的欧化现象为例
(一)张爱玲白话小说中积极与消极欧化现象
(二)对规范汉语欧化的启示
(三)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欧化现象的影响
五、结语
(一)张爱玲白话小说语言欧化研究总结与展望
(二)遗憾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言接触与汉语文白转型探论[J]. 徐时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2]语言接触下佛缘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J]. 丁石林. 嘉应学院学报. 2018(01)
[3]蒙汉语言接触中的语言选择现象探析[J]. 王跃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2)
[4]语言接触理论视域下外来语对波多黎各西班牙语的影响[J]. 程煜琦. 文化学刊. 2017(10)
[5]语言接触引发语言变异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 刘韶华,魏玉清.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9)
[6]接触语言学视域下民族地区语言演变现象研究[J]. 张京花,李英浩.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7(02)
[7]鲁迅作品中的欧化语言探究[J]. 柳国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3)
[8]欧化白话与本土白话的融合与发展——沦陷时期上海写作的语言策略[J]. 张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9]汉语欧化语法研究综述[J]. 成嘉露.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6)
[10]语言接触研究对认识语言演化规律的迫切性[J]. 陈保亚. 汉藏语学报. 2016(00)
博士论文
[1]汉韩语言接触研究[D]. 朴庆珍.黑龙江大学 2018
[2]汉语英源外来词借用过程与机制[D]. 党静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3]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D]. 张威.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4]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 陈胜利.苏州大学 2014
[5]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D]. 尹延安.华东师范大学 2013
[6]汉语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D]. 黎洪.安徽大学 2012
[7]“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 武春野.复旦大学 2011
[8]论穆旦诗歌语言[D]. 叶琼琼.华中师范大学 2010
[9]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 李颖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10]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D]. 朱一凡.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张爱玲小说语言的欧化与传统[D]. 高旻晨.山东大学 2016
[2]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南宁葛家园平话研究[D]. 王珅.广西大学 2015
[3]路翎小说“欧化”问题研究[D]. 张梦瑶.中央民族大学 2015
[4]鲁迅作品的欧化语言研究[D]. 方晓璐.福建师范大学 2015
[5]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征[D]. 周魏.湖南师范大学 2014
[6]社会变迁与语言变迁[D]. 杨静.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4
[7]李欧梵散文中的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D]. 王旭.东北师范大学 2011
[8]现代汉语新词语多角度研究[D]. 杨博.辽宁师范大学 2010
[9]现代汉语语法欧化论的全新审视[D]. 庄黄腾.复旦大学 2009
[10]英语对汉语书面语的影响例谈[D]. 李菡.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27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2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