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曲江流风”:明清岭南地域诗学传统的构建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27 01:47
  岭南地域诗学,经历了一个在创作实践、文献编纂和文学批评中发明、构建与接续的过程。唐代张九龄创立了"张曲江体",明初南园五先生以创作实践将其发展为诗本性情的诗学观和追踪汉唐的诗学路径合一的"曲江流风"。明初以来,岭南后学一方面通过对地域先贤文集的刊刻,使"曲江流风"得以呈现;另一方面以南园为旨归,在创作实践中坚守"曲江流风",故而在诗风屡变的明代诗坛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个性。清代岭南文人,以文献重刻和总集编纂的方式使"曲江流风"得以凝定与凸显,更以"曲江规矩"作为批评尺度和实践惯例,张扬粤派诗歌的地域主体性。明清岭南后学将"曲江流风"这一开放性的诗学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使之发挥了诗派宗旨的功能,起到了为岭南文学树立经典、规范写作、凝聚力量、促进地域文学认同的积极作用。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的发明:从张曲江体到曲江流风
二、传统的构建:从先正典型到南园风雅
三、传统的接续:从曲江规矩到岭南认同



本文编号:3772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72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4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