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诗与反招隐诗的主题剖析——以魏晋隐逸诗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5-28 00:01
本文关键词:招隐诗与反招隐诗的主题剖析——以魏晋隐逸诗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招隐诗、反招隐诗作为中国古代隐逸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隐逸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招隐诗、反招隐诗集中出现在魏晋,尤其是两晋时期。文章以魏晋隐逸诗为中心,来阐述招隐反招隐诗。魏晋隐逸诗运用多样的主题意象和主题结构来进行自我建构,以表达诗人的隐逸情怀。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关键词】: 招隐诗 反招隐诗 隐逸诗 主题意象 主题结构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隐士是古时尤其是战乱时代高尚人格形象的代表,是体现士阶层价值倾向的重要群体。隐逸行为既是儒家“天下无道则隐”人生观作用的结果,也是道家“高尚其事”、“无为”价值理念的体现。表露隐士心志、表达隐士情怀的隐逸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招隐诗、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晓晴;;中古时期招隐诗兴盛与消亡探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顾农;;看法各异的招隐诗[J];书屋;2011年03期
3 王林莉;;从招隐诗看晋代文人隐逸思想的变迁[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宜蓬;;中古招隐诗的创作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顾农;;说陆机《招隐诗》[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03期
6 李红霞;从招隐诗的衰歇看晋宋诗歌的历史走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罗荷芳;;左思、陆机之招隐诗研究[J];沧桑;2009年05期
8 李红霞;论汉晋招隐诗的两次复变及文化动因[J];唐都学刊;2002年01期
9 徐传武;左思《招隐诗》三题[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10 蒋述卓;;山水有清音——读左思《招隐诗》其一[J];国学;2007年09期
本文关键词:招隐诗与反招隐诗的主题剖析——以魏晋隐逸诗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