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对《史记》著录的文化记忆功能及文献学价值
本文关键词:书目对《史记》著录的文化记忆功能及文献学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文化记忆功能的角度切入,梳理书目对汉唐时期及明代《史记》文献的著录概况,进而以此为窗口,透视书目著录在"史记学"研究史上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分析其所蕴含的时代文化意义,揭示《史记》在当时传播与接受的原貌。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史记》 书目著录 文化记忆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256;I207.5
【正文快照】: 中国古代各式各样的图书典籍之多,浩如烟海,无可计数,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流传至今而存世的图书典籍,却又十有一二。既然实际存在的古代典籍已不很多了,那么,后世人们又是怎么知道古代曾经有过数量多得难以统计的书籍?这当然是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贤达先辈对一批又一批哲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青;;宋代《史记》传播的内容[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徐宗文;开创“史记”研究新生面的一部力作——读吴汝煜著《史记论稿》[J];人文杂志;1989年02期
3 宋嗣廉;;“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的一部力作——有感于《史记研究史略》出版[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Z1期
4 宋嗣廉;赵国玺;;《史记》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纵横谈[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俞樟华;刘永辉;;论史记戏研究的深化[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单瑞永;金家诗;;近十年来《史记》人物研究综述[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杨燕起;;独特的《史记》研究认识体系——《张大可文集》读后[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8 张新科;;《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刍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张富春;;清吴见思“《史记》序事意在作文”论发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10 张新科;;《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及其意义[J];文学遗产;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大宪;构建“史记学”体系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凌朝栋;龙门生巨子 文章旷代雄[N];渭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自然;宋明时期笔记中的《史记》考评述论[D];河南大学;2008年
2 陈莹;唐前《史记》接受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晓玲;清代《史记》文学阐释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黎明;论《史记》在宋代的接受[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2 贺诗菁;《史记》文学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齐向宇;《史记》谣谚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李鹏;《史记》人物出场与退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黎;论《史记》的悲剧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金伟;《史记》人物之生死解读[D];陕西理工学院;2011年
7 董普松;《史记》的人本思想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8 陈颖韬;《史记》传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晓君;元明清史记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10 马云霞;《史记》对比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书目对《史记》著录的文化记忆功能及文献学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8515.html